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沈阳音乐学院欢庆建院七十年
2009-04-30
  9月19日,沈阳音乐学院举行了欢庆建院七十年新闻发布会。据介绍,该学院将相继举办多场音乐会和各种学术报告、讲座、理论研讨会等。届时,国内音乐界精英和国内外校友代表也将汇集沈阳。   沈阳音乐学院通过本报通知广大读者,从9月21日到26日,沈阳音乐学院将举行流行音乐系专场、民族声乐系专场、民乐系场、声乐系作品专场等音乐会,每场均为校外观众免费提供100张入场券,本报读者如感兴趣,可以打电话23998592进行咨询。   沈阳音乐学院前身——鲁艺   1938年2月,延安“抗大”和来自上海、北平的救亡演剧队、学生抗日宣传队在延安上演了话剧《血祭上海》。在此期间,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提出成立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学校的想法。随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联名发出号召,在延安成立一所符合抗日斗争需要,并专门培养革命文艺干部的艺术学院——鲁迅艺术学院。   鲁艺成立之初,毛泽东到学院为全体师生作了重要讲话,鼓励师生们到抗战前线去锻炼和工作。在鲁艺成立两周年期间,毛泽东还专门题写了“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   《黄河大合唱》等一批名作诞生   鲁艺成立后,学院先后设立了戏剧、音乐、美术和文学四个系。作为学院最早的前身,当时音乐系设置了音乐概论、词曲创作、器乐与合奏、和声学、中西音乐史等专修课程。在师资方面,音乐系在较短的时间里汇集了吕骥、冼星海、向隅、唐荣枚、李焕之、杜矢甲、马可、瞿维、寄明和安波等一批有着全面音乐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在这一时期,音乐系师生们共创作了400余首(部)反映抗战和根据地军民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凤凰涅槃》(吕骥)、《军民曲》(冼星海)、《红缨枪》(向隅)、《延安颂》(郑律成)等,这些作品在抗战时期直至今日都产生着极大影响,成为代表20世纪中国进步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8年沈阳音乐学院正式成立   1945年抗日胜利后,鲁艺与延安各个学院开始迁往东北。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鲁艺先后组建了四个演出团开赴东北最前沿,参加发动群众、土地改革和文艺宣传活动。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党中央决定鲁艺在沈阳恢复办学,学院定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2月,鲁艺音乐部扩建为东北音乐专科学校。1958年7月,东北音专正式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学院相继调整并完善了作曲系、声乐系、钢琴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等9个专业。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曲)、《春雨》(鸣戈词、丁鸣曲)、《黄昏的风》(木青词、竹风曲)等歌曲,以及管弦乐《蹦蹦组曲》(霍存慧)、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秦咏诚)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历经十年“文革”之后,沈阳音乐学院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1982年,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又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90年代以后,学院相继调整和增设了音乐学、舞蹈、流行音乐、电子琴教等教学单位,各学科以及各专业的建设呈现出更加全面与完善的局面。   本报记者 李彤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