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志愿者讲述幕后故事 她脚缠绷带进“奥体” |
2009-04-30 |
|
9月23日上午,在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沈阳赛区赛会志愿者表彰座谈会上,志愿者代表们向记者讲述了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缠着绷带进“奥体”
当日,受到表彰的志愿者近400人,马宁正是其中的一位。短短的8天12场比赛,她与所有志愿者伙伴们一样,用最灿烂的微笑和最出色的服务完成了任务。她说,比赛为8天,但实际上她的忙碌是从去年开始。
2007年,奥体中心举办国奥四国邀请赛,对于志愿者来说也是一次“大考”。可就在开赛的头一天,马宁不慎崴脚,当即被家人送去了医院,脚上被缠上绷带。“这是骨折,你得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医生的话让马宁的心凉了半截。但第二天,马宁还是坚持来到赛场上,不仅像往常一样安排志愿者的工作,而且笑容依旧。马宁说,志愿者都是一家人,一个都不能少。
揣着药片走看台
孔佳,今年21岁,奥运会期间,她主要负责在看台上检查观众的门票。“三个女生一个看台,因为所负责的看台位置好,几乎每次都能满座。”孔佳说,每次开赛前三个小时,她和两个伙伴就准时守在看台上,1000名观众的门票就这样一个一个在她们眼中“留影”。
“真烦,谁还能找不到自己位置啊?”检票时,孔佳和伙伴们常常听到这样的牢骚,但不论耳朵灌进了多少牢骚与不满,她们都会微笑地重复:请您出示门票、祝您观赛愉快。孔佳说,因为说话多,嗓子很快就开始疼痛,药片也就随时揣在身上。“你们真辛苦,喝瓶水吧。”渐渐的,孔佳有了渐多的感动,那是观众的关心,也是观众的鼓励。
孔佳说,最忙的几天,从早上6时一直到次日2时,她的眼睛充血,已经戴不了隐形眼镜。“可尽管如此,谁都没有退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志愿者的风采。”表彰后,年轻的志愿者们在一片绿地上,留下了最美的笑脸。
沈阳晚报记者 刘宏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