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民生系列报道 “30年,咱农民得大病敢治了” |
2009-04-30 |
|
——改革开放30年沈阳民生系列报道之九
大江画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几年活白干。’这句顺口溜说的就是改革开放前咱农村真实的医疗状况。”38岁的戚克麟,是棋盘山高坎街道大夫村卫生室的医生,以前他父亲也是村医,爷俩儿在这里行医快半个世纪了。10月21日,他感慨地向记者讲起30年里农民看病的巨大变化。
戚克麟说:“这30年,农民看病用药变化最明显——上世纪80年代左右,村里人是小病在家挺,挺不了扎屁针儿。那时候‘先锋’这样的消炎药刚出来,扎一瓶得七八十元,农民承受不起,扎肌肉针一针二三元钱都不舍得花!到1992年前后,村民扎点滴的开始多了。为啥?收入多了,健康意识也增强了,有病不再挺了。”
戚克麟医生的卫生室也见证了农村医疗条件改善这一巨变。“1992年前,我的卫生室不到40平方米,房间里黑乎乎的,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共用一个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方便患者就诊,我自己投入20万元新盖了百平方米的新卫生室。现在‘三室’都是独立的,病人还可以住在这里。以前,我的医疗设备只有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老‘三件’。现在,紫外线灯、消毒用的高压锅,近千元的儿童体检秤等都有了。如今,咱们大夫村的村民100%都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大病基本都到镇医院去看,我这卫生室作用主要是预防和保健。”
续秀云阿姨曾是大夫村的村委会副主任,患胆结石10多年。今年她去盘锦的女儿家串门时突然发病,在当地住院花了5000多元医药费,虽是异地急诊,但回来后也给报销了800多元钱。和记者唠起这30年来的农村医疗变化,她说:“这‘新农合’可太好了。我们村的张大娘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去年治疗花了10万元,报销3万多元。前些日子有个村民换股骨头花了17000元,这要是没有新农合做保障,可不敢换。”
每当提到“新农合”时,农民就会发自肺腑地说:“一人一年10块钱,大病小病不用愁,咱农民和城里人一样看病有保障!”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的调查表明——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市农村医疗事业跳跃式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前,农民看病困难,因病致穷、因病返贫严重困扰着农民。据统计,1978年,沈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5元,而当时的食品支出和衣着支出就分别达106元和25元。农民收入仅能维持低水平的生存,根本没钱看病,因此导致越穷越有病,越有病越穷的恶性循环。
2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让农民在医疗救治方面更多地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2004年底,沈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新农合”在沈阳农村全面实施,2007年达到了220.7万人,参合率达到常住人口95.9%,达到了农业人口的88.8%。
自2004年以来,“新农合”报销封顶线逐年提高:2005年为3000元,2007年达到1.5万元,是三年前的5倍,全年达到封顶线补偿的参合农民435人,部分地区通过二次补偿最高封顶线达到2.5万元。“新农合”更令农村特困居民住院补偿比例大幅增加——住院人均补偿比达到87.4%以上,住院率达到4%,实现了“零起付”,成为医疗保险中获得补偿比例最高的群体。
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受益程度,沈阳市率先提出了零结余的构想,将基金全部用于农民报销,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农合统筹资金“零结余”。如今“新农合”已成为沈阳200多万农民最贴心的时髦词。农民说:“有‘新农合’保护咱,农民看病不再难”。
本报高级记者 马驰 通讯员 吴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