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大赛决赛开幕 大冷天选手脸上全是汗[组图] |
2009-04-30 |
|
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
10月29日,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沈阳拉开帷幕。大赛裁判、选手和沈阳的青年工人、学生代表共2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在未来的4天内,将有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136家企业的238名青年技工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的比赛,凭实力勇夺“振兴杯”。
据了解,此次“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是国家级一类竞赛,已经连续在沈举办了三届,深受广大企业和全国青年职工的欢迎,累计已经有400余万名青年技术工人参与其中。决赛共表彰240名选手,培养高级工32名,技师135名,高级技师73名,在提升青工技能素质、加强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装配钳工:
细微见真功
在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的装配钳工场地,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片忙碌的场面。选手们精细测量,锉平工件,绘制图纸,个个聚精会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装配钳工的工作主要是进行机械装备的组装与拆卸,对于一些复杂机器设备能够看懂工程师设计的装配流程,在一些有公差要求的场合能够满足装配的外在要求,这是一个体力和技术都必须过硬的技术。记者看到,选手们按照给出的装配题,现场用工具进行测量,用电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装配题的图纸。每一个步骤都操作的熟练而仔细,选手们表现出绝对的沉着。虽然天气寒冷,有的选手脸上却挂满汗珠,但谁都顾不上擦一擦,大家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比赛当中。
现场,一位刚刚完成比赛的选手告诉记者,此场比赛,他发挥得不错。比赛是以高级工的水平命题的,这一标准适合年轻选手的水平。根据职业特点,做一个工件需要广阔的知识面。一般来说,高级工层次不需要电脑绘图,为了全面提高选手的水平,比赛还增加了设计能力比赛环节,要求选手用电脑绘制复杂的零件图,主要是倡导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对所有的参赛选手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考验。
铣工现场:
巾帼不让须眉
铣工的赛场设在金杯教育中心内。这里的比赛氛围特别浓,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在各自的铣床前不停地忙碌着,尽可能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拿手绝活展示出来。
记者了解到,此次比赛要求选手在5个小时的规定时间内,要完成一个“凹凸组合件”,难度系数为3级,它的难度是按照高级工水平职业鉴定标准来定位的,精度是参照劳动部职业技术标准设定的,这对于比赛选手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考验。赛场上,年龄最小的选手是来自江苏的20岁技师航巍,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技法一点显示不出生疏,一招一式都很精湛熟练。
此外记者留意到,虽然铣工是个体力活占主要部分的手艺,男选手比较占优势。但比赛现场仍然有6名女选手参赛,她们比赛起来的认真劲丝毫不逊色于男选手,并且显示出了高超的技术水平。
计算机程序员:
层层过关保公正
计算机程序员的比赛共有81个参赛选手参赛。现场可以用紧张而忙碌来形容。
当天比赛的题目是一个相关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比赛提高选手实际项目的开发技能。比赛一开始,选手们立刻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但大家并没有马上急于操作,而是拿着试题仔细阅读着,构思着。参赛选手们都打算用自己精心设计的方法,利用最拿手的软件,编排出最完美的程序。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比赛的绝对公正、公平,选手完成作品后,将会立即被封闭保存,将答完的题刻录到光盘上,保密性非常高。由10位来自不同省、市的裁判进行评判,整个评判环节将由16个程序来完成。
裁判长说大赛之计算机程序员
说起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人们并不陌生,他们被称作是软件行业中的“蓝领工人”。他们的工作就是跟各种代码打交道,凭借着他们的电脑编程知识,并运用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结合自身的经验,完成软件的编制工作。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搭建桌面开发环境、设计模块流程图、编写代码,调试、提交程序文档,编写设计文档、软件测试、产品打包、软件管理和维护等等。
谈到此次大赛设置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比赛,总裁判长徐棣说,此次比赛的级别很高,选手的比赛量也非常大,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规定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编辑设置。而这一系统的设置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平时的工作中的实用性很强,对选手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的要求都非常高。
本版撰稿 王晓婷 实习生 卢迪 摄影 常晟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