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小巷总理们从“大妈”到“80后” |
2009-04-30 |
|
当年居委会开会讨论。 (资料图片)
黄大妈在居委会时的照片。 (资料图片)
从“街道大妈”,到如今最基层的“父母官”社区干部,就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一变再变的同时,社区干部也在经历和见证着改革开放30年的点点滴滴。
服务越来越细了,干部年龄越来越年轻了,学历越来越高了,“街道大妈”终成“小巷总理”。
从1962年到街道“帮忙”到今年从社区退休,71岁的黄凤珍当了46年社区书记,2002年她被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赞为了不起的“小巷总理”。
除了“小巷总理”,黄凤珍另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称呼是“黄大妈”。提起黄大妈,人们就能想到在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道九委社区工作了46年的黄书记。
从捡砖头盖起的居委会小房,到现在二层楼的社区办公室,亲自见证了社区变化的黄大妈说:“社区变大了,服务却越来越细了。 ”
街道“四大员”,天天到居民家查卫生
黄凤珍最早是一名小学老师,1962年,她到铁西区兴工公社六马路街道“帮忙”。就连黄凤珍自己都没想到,这一次“帮忙”让她在这行干了一辈子。
当年还没有社区,公社相当于现在的街道,街道就相当于现在的社区,而黄凤珍工作的六马路街道只有4个工作人员,被人们戏称“四大员”,包括治保主任、卫生主任、品教主任和妇女主任,黄凤珍先后做过品教主任和妇女主任。
在街道工作,没有办公室,没有工资,一切都是义务的。“我们几个要商量事就到谁家一商量,也没钱买笔和本,随便找个地方记一下。 ”就这样,黄凤珍和她的同事们开始了最初的社区工作。“那时候差不多每天都去居民家里检查卫生,看谁家不干净,就告诉人家赶紧收拾一下。 ”邻里之间,谁家有吵架、闹矛盾的,黄凤珍就要赶快去调解。
除了检查卫生,黄凤珍做得最多的就是定期收集户口本和发粮票、肉票、鸡蛋票等各种票。虽然当时六马路街道辖区内的人口只有1000多人,因为街道人手少,黄凤珍每天的工作还是很多。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街道办起了一个生产锁的小工厂,“不仅街道有收入能维持日常工作了,还安置了一些留城青年,当年真是干劲十足呀! ”黄凤珍说。
工厂办起来了,黄凤珍又开始开办网点,修车点、修鞋点、煎饼铺这样的小网点越办越多,“居民生活方便,街道也有收入开工资了。 ”这时的街道已经不只是“四大员”了,又有了主任和党支部书记,每人每月还能拿到24元工资。
街道改名居委会,里面基本是“大妈”
1978年10月,城市人民公社改为街道办事处。于是,兴工公社改成了兴工街道,六马路街道改为第九居委会,黄凤珍开始了在居委会的工作。
虽然那时的居委会就是现在的社区,但在那个年代,人们更愿意去工厂,没有人愿意在居委会当“大妈”。要进居委会也非常容易,只要身体健康,愿意干这行就行,所以居委会成员普遍年龄偏大,且女性居多。
也就是在这一年,居委会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室。第一间办公室,是黄凤珍和她的同事们靠捡砖头盖起来的,他们每天推车出去捡砖头、瓦片、油毡纸、木头,只要是盖房需要的,都捡回来。攒够了以后,紧挨着居民的小平房,黄凤珍他们盖起了第一间居委会办公室。五六平方米大的地方,几张捡来的桌子,冬天靠火炕取暖,1985年之前,这里是居委会唯一的办公室。
有了办公室,黄凤珍开始做起了便民服务,最先成立的是医疗站。从那以后,居民们要打针、买药可以就近去医疗站了,“特别是小孩打预防针,去医疗站就很方便了。 ”
除了捡砖头盖办公室,黄凤珍还组织人盖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平房,办起了冷面店、服装厂、修车点、幼儿园、电器修理部等。便民网点多了,居委会的收入也跟着多了。黄凤珍把这些钱合理规划好,其中40%作为居委会干部的资金,40%作为居委会活动经费,另外20%作为居委会公积金。
居委会改革,更多的“80后”走进社区
1999年,沈阳开始实行居委会改革,铁西区兴工街道第六、第十三、第九居委会合并成兴工九委社区,人口也达到1万多人。黄凤珍被选举为社区书记,社区服务开始成为工作的重点。
比起捡砖头盖起的小平房,社区有了1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并且搬进了楼里,也有了取暖设施。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黄凤珍建立了“兴工服务站”,便民网点达到了80多个。
每天来社区找黄凤珍的人都很多,80多个便民网点也需要管理,黄凤珍一咬牙花5000多元买了部手机。后来,社区看她忙不过来,专门成立了服务站,派专人接听居民要求上门服务的电话,成为九委社区便民服务的“指挥中心”。
2007年,在又合并了两个社区之后,九委社区的人口达到了17000多人。黄凤珍算了一下,社区工作可以细分到200多项,社保、文化教育、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教育、再就业、卫生等类别的划分也越来越细。
今年9月,铁西区经过选举产生的新一届社区班子走马上任。与以往的换届不同,今年社区书记的年龄要求在50岁以下。这样,71岁的黄凤珍光荣退休了。而从今年的社区换届开始,越来越多的80后大学生开始走进社区,社区干部越来越年轻化。
从街道到居委会再到社区,从1000多居民到17000多居民,社区工作越来越细化,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特征也越来越鲜明,人员学历、年龄、性别比例越来越合理。
总结这些年社区的变化,黄凤珍说,九委社区从40多年前的“四大员”变成了现在的16个社区干部,每人都有了电脑,社区的工作,真真是“鸟枪换炮”了!
现在,退休后的黄凤珍被聘为兴工街道党校名誉校长,她正忙着筹备党校。每次回到街道,看到那些年轻的、朝气蓬勃的面孔热情地招呼她“黄大妈”的时候,她都会特别欣慰,“要说这变化,就是社区从小到大,工作越来越细,人越来越年轻啊! ”
记者 林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