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情犯罪何时不再重演? 沈阳家庭暴力现状扫描 |
2009-04-30 |
|
记者从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家庭暴力已成为诱发家庭犯罪尤其是女性犯罪的一大诱因。今年前10个月,市法院已受理十余起因妻子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最终杀死或重伤丈夫的案件。市法院于11月20日开庭审理的卢某杀夫案就是一起很典型的案件。针对这起案件,主审法官与社会心理学专家一起“会诊”,希望给那些依然饱受家庭暴力折磨的当事人指出一条摆脱困境之路……
匆忙结婚,埋下“家暴”种子
卢某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偏僻的农村,小学毕业就辍学了。不到20岁,她离开家人到沈阳打工。后来,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沈阳本地人李某。为了摆脱独身闯荡的艰辛,渴望有个家的卢某与李某交往时间不长,就于1992年结婚了。
画外音:市法院刑一庭一位法官告诉记者,婚龄在10年以上的夫妻,容易发生家庭暴力,40岁左右妇女为主要受害群体。受暴者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发生地也是农村高于城市。在这个阶段,如果夫妻没有沟通,或者原本就缺乏情感基础,就很容易发生“家暴”。卢某的情况应属于最开始感情基础就不牢,双方婚前缺乏了解。
面对“首次”,绝不能忍气吞声
婚后初期,两人感情尚可。一年后,他们添了儿子,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一家人过得还算和谐。但李某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爱喝酒,几乎天天喝,每天至少喝一斤半白酒,还得喝两三瓶啤酒。喝酒后的李某经常耍酒疯、砸东西,不顺心了还骂人。两人有孩子不长时间后,李某就开始打人了。寄人篱下的卢某对丈夫酒后失德选择了忍让。但,李某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画外音:法官说,一定要慎重对待丈夫的第一次家庭暴力。许多恶性的家庭暴力案件,都是因为妻子一再退让而导致丈夫肆无忌惮。如果丈夫的第一次施暴行为轻易得逞,事后又没认识到这种施暴行为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其施暴行为就会逐渐升级,愈演愈烈。如果卢某在第一次遭到丈夫殴打时能及时通报双方家人,或及时与社区或妇联联系,取得社会力量的帮助,也许生活会是另一个局面。
积极求助,才能有效摆脱“家暴”
十几年的婚姻生活,李某打骂妻子成了家常便饭。据卢某的同事讲,卢某在单位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丈夫的电话,监视她是否在单位。一旦看到她和异性同事说话,李某不听任何解释就是一顿毒打。下班回来晚一点,丈夫非骂即打。李某打妻子还定了个规矩:不许她顶嘴、不许离开,打完以后还得认错说好话,否则就没完没了。共2页。 1 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