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知名民营企业家谈经济寒冬生存之道 |
2009-04-30 |
|
沈阳晚报讯(记者 高薇 实习生 夏涛)11月27日,在由省工商局、省私营企业协会举行的“辽宁省私营企业代表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座谈会”上,辽宁多数知名民营企业家表示,此次全球经济危机虽对自身企业有所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利用时机扩大生产规模
在沈阳房地产和家具行业颇有名气的沈阳宏发企业集团董事长孙国财介绍说,虽然企业今年在房地产领域受到的冲击较大,但家具却增长了30%,明年还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增资50%扩大厂房。“去年钢材价格最高时为每吨6000元,而目前只有3000元,这时进行项目建设,成本肯定要低。”
医药行业受到的影响虽小,但即便这样,辽宁玉香药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玉香给记者算了笔账,“2006年1000斤中药材可卖到100万,而今年只能卖到30万。今年种的五味子,每公斤只有30元,这还不及去年三分之一。很多小药厂已撑不下去,南方采购商甚至开始赊账。”尽管这样,明年曹玉香还是决定将自己的2000亩地继续种中药材,“一定要挺下来,把以前的损失捞回来。”
民企呼吁解决融资难问题
在经济危机中,最让民营企业家忧心的还是资金问题,贷款难、融资难也成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大问题。对此,姚辉、尹省山等民营企业家认为,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在贷款方面金融机构应适当降低门槛,在南方很多城市,对于这样的国家、省级守信企业,可以自身担保,省去用实物抵押、再评估作价等繁杂的贷款程序。而在政府大力扶持企业的同时,也有民营企业家认为,现在经营门槛放低了,市场监管的力度应加大,防止个别企业“混水摸鱼”。
多家民企老板承诺不裁员
在全球各大公司的一片裁员声中,王殿成、孙国财等民营企业家却认为,民营企业不但不应大规模的裁员,还应借此时机广纳人才,孙国财说:“就拿家具行业来说,辽宁家具行业的水平较南方沿海地区有一定差距,这其中就包含人才的原因,受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专业类人才都会转到东北谋求发展,这就使家具行业有了新的人才储备。”
对于企业裁员瘦身,王殿成认为,“企业不应靠裁员来解决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尽量少裁人或不裁人。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员工待遇、公司待遇等,实在调整不了了,也不能像南方一些企业老板采取‘一夜蒸发’的方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