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的骤变 购物的变迁史 |
2009-04-30 |
|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 张曦尧)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三十年。今年四十多岁跨入中年的薛先生对商店的最初记忆,恐怕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供销社。
“不管买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家里有个抽屉,专门放着粮票、布票、肉票、煤票等,穿衣吃饭都离不开这些票据。”薛先生回忆说,“那几张布票,母亲总是仔细算计着,全家的衣服、被褥都要依仗这个,所以一套衣服总要大的穿完小的穿,棉布又不耐磨,我们都穿过那种带补丁的衣服,大家都那么穿,也没觉得丢人。”
“记得1982年左右,合成面料开始大量上市,母亲一时转不过弯来,听说不用布票,便开始疯狂抢购,很快家里就囤积了不少布料。有一次鲸园商场来了一批很厚实的藏蓝色化纤布,母亲一次就抢回了二十几米,家里每人都做了一条裤子。那布料极其结实,怎么也穿不破,直到我们都穿烦了,母亲才将存货送给了乡下的亲戚。”薛先生说。
街上的商店渐渐开始多了,商业街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一批个体商店,各种商品铺天盖地而来,人们在饱尝了物质匮乏的痛苦后,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了,各式各样的购物票,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市场。
现如今带来革命性变革的互联网,它已经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国人的生活。而且这一切时时刻刻的伴随着人们,更多的人更是无法想象没有网络相伴的日子,生活将会怎样。而薛先生的儿子磊磊现在正在淘宝上开设网店销售小商品。
在磊磊的影响下,他的父亲如今也成为了淘宝网上的“资深”买家。薛先生十分感叹网络带来的便捷:“三十年前我们买东西都要凭票,货物单一,渠道单一,选择单一。现如今只要上网,什么都有。像我买东西,一般都能希望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以前还需要每家商店跑来跑去比价格,现在用网络购物,动动鼠标就能货比三家,快递送货上门,十分方便。这种购物方式,以前我可真是想也想不到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