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煤转油、洽购TVB所带来的舆论漩涡映衬下,碧桂园(2007.HK)和其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此次投出的15亿元显然更带有浓重的回归色彩。
12月15日,碧桂园宣布,将于广东肇庆投资15亿元兴建一个家居生产基地。
而此举,则更多地被市场解读为碧桂园在试水地产外业务后的理性投资回归。
节省10亿元资金
"草坪是自己的园林公司种的,装修也是自家工程队,甚至五星级酒店经营也是自己来做。"杨国强曾经向媒体表示。有了自家的产业链如同手足协作般的相互配合,大概没有哪家地产企业的造房速度能出其右了。
事实如此,碧桂园涉猎了上下游各个产业,包括设计、建筑、装修、销售、物业管理,甚至于曾经还有自己的沙场、自己的水泥厂,连砖都是自己产的。
而此后,杨国强引以为荣的恐怕还要再加上一句:"家居也是自己的生产基地制造的。"
据了解,此次的投资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采取"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建设。一期面积达11万多平方米,预计在2009年上半年竣工交付使用。
"投资家居生产基地后,公司在房屋的配套风格方面比较好操作,能节省不少时间和成本。"12月16日,碧桂园一管理层向记者表示。
根据规划,家居生产基地可年生产家具100万套以上及其他有关产品,预计年产值为20亿~30亿元。依此推断,每年将为碧桂园节省10亿元以上的资金。
"最快在明年上半年,碧桂园的楼盘就能用上自家生产的家居配套产品。"碧桂园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同时,上述碧桂园内部人士表示,家居基地在满足公司需求之后,还参与国内及国际家居市场竞争。而其他产业链条上的子公司如建筑、物业管理等,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不排除会对外发展。
事实上,在碧桂园早期成立的一些产业公司中,已经有一些开始接触对外市场。
其旗下的鸿业管桩厂部分产能已经供应给市场上其他客户的需求;碧桂园的全资子公司腾越建筑工程公司也多有承担其他企业的建筑项目。
"目前碧桂园所缺少的,就只有金融机构一个环节了。一旦此环节被建立,其将会拥有更为快速、有效的资本周转。"国泰君安港股分析师姚峣说。
多元化收缩
在这之前,碧桂园曾因杨国强投资煤转油和洽购TVB而陷入舆论漩涡的中心,业界及投资机构均认为在主业危机重重的前提下,还将大笔资金投入无关的副业并非明智之举。
而与此同时,碧桂园自身的郊区开发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保障房的挑战。为了刺激中低收入者人群消费,同时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在未来3年内,计划投资90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这明显对以郊区为根据地的碧桂园形成了客户分流威胁。
标准普尔、花旗等评估机构先后调低其评级。花旗给出的理由并不外乎坊间的想象:碧桂园的大规模郊区项目开发模式可能难以适应中国目前的市场形势,政府的保障房措施及郊区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将对其利润率造成较大压力。
面对楼市低迷、政策调整所带来的主业盈利下降,是行业外扩?还是主业深耕?
"杨国强曾一度倾向于行业外扩,然而,洽购TVB的沉戟或许给了杨国强一个停顿思考的时间。隔行如隔山,市场动荡下,并购外行业的准备远远不只是资金成本的投入。"有分析人士表示。
他还表示,地产行业严冬所带来的危机已经刻不容缓,要么保住房价,提升质量;要么降低房价,压缩成本,而这两种结果要想盈利的关键仍然是"成本"二字。
这样看来,碧桂园深耕产业链不失为过冬良策。上述碧桂园内部人士表示,这段时间是进行内部调整的最佳时机,例如,"检查产业链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补充"。这也被业内视为杨国强及碧桂园重新将投资转回房地产产业链的标签。
不仅如此,随着今年政府重申减少毛坯房入市,很多城市,尤其北京、深圳都有了硬性规定,深圳规定要在2010年年底前实现全装修住宅销售率100%的目标。
"碧桂园家居生产基地开始投产的2009年,正是国家在全国推广装修房的高潮期,普及装修房已是大势所趋,而这也给了碧桂园更大的契机。"姚峣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