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辽宁日报讯 记者杨东溟报道 沈阳市东陵区依靠不断突破,如今全区的环境建设焕然一新,通过了国家生态区的技术核查。这里的居民能感受到天蓝、水清、景美、气爽,他们用切身感受诠释着“生态和谐”。
东陵区环境建设的丰硕成果,仅是沈阳生态市建设的一个断面。生态市建设,重点在农村。如何让生态之美惠及百姓,近年来,沈阳市从基础设施抓起,从小村镇干起,紧抓难点、重点,将环境建设的重点指向农村的脏、乱、差,设备的老、旧、缺。2008年,沈阳市重点实施了村镇和社区环境、河流流域、污染源、城乡水源地保护和建设四大综合整治工程,在8个郊区、县(市)、开发区的100多个乡镇开展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和社区道路改造、清理“三堆”、亮化、美化、改厕、修缮路边沟等各项工作,使城乡环境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地区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观。
一年间,在绿化工作上,沈阳市共完成“绿色村庄”达标村502个,新建“绿色通道”830公里,绿化校园109个,“绿色工业园”15个,植树1591万株。全市关停搬迁重点污染源企业31家,拆除锅炉房93座,此外,还整治了14处城区集中式水源地,农村改水85处,14万农民喝上了合格的自来水。全市建成了31个乡镇、村屯污水处理设施,日总处理量达到1.43万吨。去年,东陵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于洪区4个郊区还新建了20个乡镇垃圾中转站,使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30多个乡镇,垃圾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天蓝了,山绿了,水净了,沈阳环境建设的成果,农民们有目共睹。东陵区通过了国家生态区的技术核查,沈北新区、棋盘山开发区通过了省级验收,市内五区达标率70%以上。有26个乡镇成功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如今,生态一词,老百姓有了新的理解:吃,就要吃“绿色食品”;过,就要过“绿色生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