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钱玩游戏竟借“高利贷” 母亲街头怒打儿子 |
2009-04-30 |
|
“让你再逃学!让你再偷钱!”4月13日晚8时许,沈阳市三经街附近的一个胡同里,一位中年女士对一名跪地的少年拳打脚踢,引来众多市民围观。看孩子挨打,大家七手八脚上前劝阻,顺势把跪在地上的孩子拉起来。
儿子缘何向同学借钱?
虽然被众人拉开了,但女士仍气得手直发抖,断断续续向路人道出了事情经过。原来这是一对母子,母亲在沈阳打工,儿子晓雨(化名)在沈阳某初中读初一,今年13岁。当天,这位母亲接到晓雨同学家长打来的电话,说晓雨向他儿子借了二百元钱没还。母亲很奇怪,晓雨为什么要向同学借钱呢?
晓雨的母亲急匆匆找到晓雨的老师了解情况,结果更是一头雾水。老师反映,晓雨这个月的饭费、补课费都没交,而且经常逃课。饭费、补课费两项费用共计300多元钱,而自己明明把钱都给了儿子。儿子每天都按时上学,他没去学校去哪了?
母亲猛然觉得情况不妙。几天前,放在抽屉里的3000元钱少了两张,当时她还以为是自己数错了。联想到近来晓雨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由全班第九名下降到倒数几名……看来是事出有因了。
“游戏小黑屋”是祸首
晓雨放学回家后,母亲对他进行了一番“突审”,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二十多天时间,晓雨把饭费、补课费都玩了游戏。钱都花完了,他竟向同学借“高利贷”。借款120元,一周后还同学200元,同学赚80元利息,还为此写下字据。母亲越想越气,气愤地将儿子追打出门。
晓雨呜呜地哭着,显得很委屈。他告诉记者,他玩的是一种叫PSPⅡ的掌上游戏机,5元钱能玩一小时。地点在一处临街的小屋,门上没有牌子,屋里光线很暗,来玩的不少都是他的同学。
记者问他小屋具体在哪?他吓得直哀求:“不能说!说了要遭报复!”
暴力解决不了教育问题
“家长,你先消消气,回头好好跟孩子沟通,犯错误还得以教育为主,暴力解决不了问题。把孩子逼急了,离家出走或者干出别的事,你后悔都来不及了。”一位老师傅语重心长地对孩子的母亲说。
直到妈妈拉着男孩离开时,男孩还在不停地啜泣,几名围观者似乎还不放心,跟着母子俩往前走,不时地再劝说几句,“孩子他妈,你再忙也得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你得跟他交流,现在教育孩子挺难的,要想教育他,先得跟他交朋友,让孩子有自信,懂亲情。”妈妈边走边向大家道谢,表示不再打孩子了。
本报记者 李明欣 高晓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