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马年来好种田 “及时雨”浇透干渴辽沈大地 |
2009-04-30 |
|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从4月18日开始的这场降雨好像十分眷恋辽沈大地,到4月20日17时,降雨已经持续了45个小时,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入春以来第一场透雨,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达到20至80毫米。这场及时雨对春耕十分有利,雨后抢墒播种正当时。
旱情急盼雨水来
3月23日以来,辽宁省连续多日无有效降水,辽西大部、沈阳北部及大连南部发生了中到重度干旱,有3-10厘米干土层,给春播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森林火险在5级徘徊,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据统计,全省旱地缺墒面积高达1500万亩,缺墒面积最多的是辽西北和沈阳地区。由于降水稀少,辽西北地区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全省有64座小型水库干涸,10134眼机电井出水不足。随着气温升高、风力加大,土壤失墒更加迅速,抗旱保春耕生产形势非常紧张,干旱的大地急盼下一场及时雨。
人工增雨抢春水
旱情牵动着众人的心。气象部门密切关注着天气的变化,做好了随时进行人工增雨的准备。当气象部门预测到19日至22日将有一次适合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辽宁省气象局立即向辽宁省政府汇报相关情况。省领导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做好人工增雨工作,保证春耕春播顺利进行。
18日20时,大规模的飞机和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在全省大范围展开。一时间,火箭齐发,射向厚厚的云层,飞机一飞冲天,直奔云团而去。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班显秀研究员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出动火箭发射系统94套,发射火箭弹891枚,出动飞机作业7架次,人工增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沈阳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欣介绍说,截至20日17时,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达到20至80毫米,大连长海的降水量高达103毫米,沈阳市区降水量达51毫米,新民达29毫米,辽中达43毫米,法库达32毫米,康平达30毫米,可以说这是入春以来的一场透雨。24日前后,全省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抢墒播种正当时
今年是农历牛年,俗话说:“牛马年好种田”,这是古人根据年份所对应的属相、气候、农作物产量等因素总结出来的一句谚语,也就是说在牛年和马年这样的年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少年来,这种说法在农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长期从事农业工作的农业专家张先生说,民谚说的“牛马年好种田”有些灵验。资料显示,此前沈阳1997年、1985年、1973年的年景都不错,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景。谷雨种大田,4月20日恰逢谷雨,这场及时雨过后,沈阳墒情很好,对春季播种生产和降低火险等级非常有利,尤其是沈阳北部康平、法库,河西(辽河、柳河以西)都已经适合播种。
抢墒播种正当时,随着温度的上升,雨后田间将出齐绿油油的青苗。
本报记者 高志广 通讯员 李长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