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多唠家常 留观者不紧张 负压病房里的隔离生活
2009-07-17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 张曦尧)5月1日晚,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布,确诊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入境我省的密切接触者陆续被实施医学隔离观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医学隔离观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许多人都十分想了解。在沈阳甲型H1N1流感留观人员相继解除隔离后,昨日,记者探访了作为辽宁省、沈阳市定点医院的沈阳市传染病院,还原了甲型H1N1流感留观人员在负压病房内的生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蓝白条”病号服换成家居服、对讲机专门用来“唠嗑”……沈阳市传染病院从安全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到生活起居的细微照顾、食物饮品的花样翻新和每日提供多种报刊杂志,病房开设局域网等,缓解了留观者寂寞和紧张情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唠家常嗑 留观者不紧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沈阳市传染病院副院长张明香告诉记者,作为辽宁省收治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院,医院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成立由高军院长负总责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救治领导小组,向全院发出“全力阻击甲型H1N1流感,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命令。抽调医疗专家和60名医疗、医技、护理骨干组成专家组和三支应急救治梯队。这些医护人员大部分经历过非典防控,不但经验丰富,身体素质也过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隔离期间,除每天四次测量体温,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告知一些疾病常识外,医护人员更加重视对他们的心理疏导,消除留观患者紧张、厌烦的情绪。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讲机是他们沟通的主要工具之一。“有事、想说话了就在对讲机喊一声。”参与防控的医生侯岩说,几例留观者,都是东北人,性格又都外向,容易沟通,和他们唠唠家常事,听他们讲讲在国外的见闻,聊着聊着,他们就不紧张了,就不绷着脸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医护人员每天还要和留观患者固定通两次电话。和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同机的白某告诉记者,隔离期间,每天都要接到4、5个卫生部门的电话,他调侃地说:“天天给我打这么多电话,我的电话费他们给不给报销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蓝白条”换成家居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明香说,医院怕穿上“蓝白条”的患者装,让留观患者心里不舒服,医院特意按每个人的体型不同,将“蓝白条”换成柔软、轻便的家居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入负压病房时,医院还为他们准备了脸盆、拖鞋、牙刷、牙膏、毛巾等各种生活必需品。
  该院应急救治小分队队长张姝娜告诉记者,一名隔离者进病房时,因为过度紧张,嫌自备的牙刷毛太硬,医护人员赶紧到门口超市,给他买了一个软毛牙刷,结果,这名隔离者又嫌毛太软,医护人员最后挑了一个不软不硬的中毛牙刷给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看见牙刷,这名留观患者自己都乐了,连说谢谢。”张姝娜说,起先,医院只是准备了生活用品,随着第一批留观患者进入医院,又陆陆续续准备了报纸、杂志,电热水壶,如果还有需要的东西,医护人员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能送到他们的手里,“毕竟要在这病房里过一段时间,一定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条件还不错,能算上贵宾待遇了” tujian.org

  留观人员一日三餐吃啥,这最让医护人员费脑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刚回家,就被隔离在外,再加上可能有点厌食,普遍“挑食”。医院每天都为隔离者准备一张营养配餐的菜谱,20多样菜,每天不重样,想吃啥自选。医院每天还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准备不同的水果,平衡营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隔离者白某说,医院知道他是回民,所以配餐上特别留意。有位韩国籍乘客进入负压病房,医院还特意给他准备了韩式拌饭,伙食科每天还为大家做小点心,好让他们饿的时候垫垫肚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里面的条件还不错,也能算上‘贵宾’待遇了,有啥要求随便提。”白某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提前庆祝解除 约大夫整两盅 tujian.org

  每个隔离的患者,最后和医护人员都成为了朋友。“我喊他们大哥,他们喊我‘老侯’。”侯岩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不情愿入院到和大夫称兄道弟交朋友,临近出院时,一位隔离者还惦记和大夫“整两盅”。 tujian.org

  “5月7日,我查房时,这位隔离者和我说,明天就解除隔离了,晚上咱俩整点呗。我一听就吓坏了。”想起他,侯岩忍不住笑了起来,“我也不能让他喝啊,万一没喝好,拉肚子了,他还得在这呆几天。”

tujian.org

  侯岩说,这位大哥还真听劝,赶紧说“不喝了,不喝了”,“医院里没喝成,出院到现在,他一直惦记请我到外面吃一顿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还有一位留观者,一门心思要给大夫钱,感谢医护人员的照顾,钱在病志本上别了好几天,我们装看不见,等她出院了,追着要给,说是让大伙买点水果,最后也被我们拒绝了。”张明香告诉记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口罩印”、“熊猫眼”、“瘦得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见到侯岩时,就发现在他脸上有一个清晰的口罩轮廓。侯岩说,他们医护人员穿防护服一穿就是6个小时,如果进入病房与隔离者接触,还要做三级防护,勒出口罩印很正常。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特别注意到,从4月中旬至今,传染病院绝大部分医护人员已经吃住在医院了,每天神经紧绷,随时听从上级命令。侯岩说,大家都养成了习惯,晚上睡觉睡不实,手机放在枕头边,即便夜里起夜,手机都要在手里攥着,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有没有未接来电,就怕因为自己疏忽,没接到电话。因为睡眠不足,很多医护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熊猫眼”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外,密封性极好的防护服也让医护人员吃尽苦头。防护服,一穿就让人透不过气来。一班结束,几乎所有进入负压病房的医护人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氧,幻听幻视、头疼,有一名护士,甚至因为乏氧,晕倒在病房了。这种滋味,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侯岩和同事们穿上防护服,开始工作之前都不敢喝水,实在口渴只能漱漱口。“要是上厕所,就要脱掉几层衣服,这样就会给同事增加消毒的负担。”侯岩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侯岩也受用了穿上防护服的意外效果。密封性好,加上高温天气,侯岩每天都要来一遍“汗蒸”,“不过也挺好,瘦得快。不到一个月,我已经掉了10多斤分量了。”侯岩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访后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口罩印”、“熊猫眼”或者“瘦得快”, 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5月2日,在接到收治第一例留观人员通知后的72个小时,院长高军连续坐阵医院,亲自指挥部署工作。此后不知经历过多少不眠之夜。但在采访中,高军院长和沈阳市传染病院的医护人员们,很少说起工作的苦,经历了非典、抗震救灾、奥运反恐后,他们从一次又一次战役中成长、成熟,他们将所有的苦看做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场甲型H1N1流感防控救治中,我们只是我省卫生救治体系的一个缩影。”张明香副院长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侯岩说,沈阳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留观患者就是他送进负压病房的,此后,基本上经历了每名患者。印象最深的是那名输入性发热的韩国患者,从病房出来,一看见大门,50多岁的人了,非常欢快的“飞”了出去,不过他立刻停下,转过身,向所有帮助过他的中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深深鞠了一躬。每名隔离者,离开都“感谢”说个不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也应该说声谢谢。”张姝娜、侯岩都这样说,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他们配合,有些人发现自己和确诊或者疑似病例乘坐过同一航班后,主动要求隔离的,“谢谢他们,有一份责任感铭记在心,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 成交量蹿升40% 上半年沈阳郊县房卖火了
    ·辽宁大连市为企业实行面对面和点对点服务
    ·沈阳20条新政再降创业门槛
    ·辽宁省正在对传销进行“大扫除”
    ·辽宁省今后申请行政复议更方便更透明
    ·沈阳限期办结1271起陈案
    · 2008年辽宁检出职业禁忌1716名 疑似职业病
    · 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央企与地方联手保
    · 社区工作成抢手岗位 大学生社区就业“感觉
    · 观演逾5万人次 优秀剧(节)目演出季精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