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讯(记者 张曦尧)高考结束了,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及家长的头等大事。填志愿,二选一的问题:选好学校,有可能要舍弃好专业,退而求其“次”;想填个好点儿的专业,选学校上就得有所顾忌。选好专业?还是选好学校?这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对此,多位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专家表示,选名牌学校不等于给前途加了保险,要把握好一个“度”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某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打了一个小算盘,一定要考入一流名校,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改选一些冷僻的专业。按照某些考生的预想,名校竞争肯定激烈,而报考名校“冷门”专业的人却是凤毛麟角,竞争并不激烈,录取较有把握,进了学校再转系,岂不两全其美?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绝大部分高校对于在校大学生转专业还有不少限制,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以清华大学就将入学即可转专业为例,虽然今年清华大学首次打破以往的文理分科招生界限,给予考生跨科重新选报专业的机会,但是清华大学对于入学即可转专业的学生也有很严格的限制条件。即必须是高考成绩理科排在全省前10名、文科前5名的考生,且此次仅限于跨学科转专业,不能在同是文科或者同是理科的专业间转。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教育部在2005年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提到了学生转专业的相关事宜。《规定》提出“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也就是说,各个学校在学生转专业上的规定会有不相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要光考虑学校的“牌子”,更重要的是应该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进入大学后再“转专业”,或者应该在填志愿时搞清所填学校能否转专业,有些什么条件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多听班主任的意见,多了解近几年学校的排名及录取相关批次的情况。”沈阳市招考办普招处彭宽亮副处长说,“其次,很多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只注重院校不注重所选的专业,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要考虑到升学因素。最后,考生还要考虑就业因素,要注意到所选专业将来的就业趋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