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1月14日)
马启智
同志们:
这次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自治区召开的第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今年的一号文件精神,总结2005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新特点和新成绩,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必须把握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部署2006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下面,就切实做好今年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局,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
2005年,我区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落实“统筹城乡”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在不利因素较多、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保持了农业农村良好的发展局面。预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亿元,增长6%%;实现农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3%%;粮食总产量299.8万吨,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2508元,增长8.1%%。回顾和总结2005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可以用“平稳发展”四个字来概括。主要特点是,在加大支农投入的同时,更加突出用政策和机制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在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更加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稳定粮食生产、加快结构调整的同时,更加突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促进农民增收;在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同时,更加突出解决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继续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和劳务产业的发展。全年新增枸杞6.2万亩,总面积达到38万亩;新增压砂瓜16万亩,总面积达到50万亩;新增红枣8万亩,总面积达到2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175.9万亩,总产量274万吨,是近年来效益最好的一年。畜牧业产值提高了6个百分点,占农业总产值的32%%,农民增收中畜牧业收入增长了20%%。全年输出劳务72.4万人次,创收30亿元,劳务产业继续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二是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和南部山区基本农田建设“四大”会战,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声势规模以及取得的成效是多年来没有的。
三是继续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全年财政支农资金达到20.9亿元,可比增长14.6%%,其中争取中央农业投资就达到14.2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1.6倍,支农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国家投入了900万元,调动农民投资近4000万元,使我区农机化一年迈了一大步,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
四是继续加强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农村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南部山区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和劳务输出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实施了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6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08万亩。退牧还草450万亩。
五是千方百计使农民得到政策实惠。自治区实行了粮食直补、良种、化肥、农机、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等补贴和免征农业税的“五补一免”政策,对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加上生态建设补助,全年各项补贴资金达到12.23亿元,比上年增加10.94亿元,全区农民人均得到政策性补贴300多元。自治区还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和提高了粮食综合价格,使种粮农民得到了好的收益。
2005年,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创造了“两个全国率先”:一是率先将财政直补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探索出了财政支农资金支付方式的一条新路。二是率先推行了包括农民用水协会、水权转让、水价形成机制等内容的农村水费改革,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回顾和总结近年来我区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对党和政府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衷心拥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老百姓心气顺、干劲足,对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快速发展的好形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化、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在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新决策、新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逐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增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农村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二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加速推进,绿色生产、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开始起步,农村二、三产业将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对技术、人才的依存度大大提高。三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农村电网、道路、饮水等取得积极成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过程的深入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农村经济正逐步向现代生态环保农业的模式转变。四是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空前浓厚,“三农”工作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对于这些重大变化和趋势,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从更高的层次来审视和谋划我区的农业农村工作,立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推进农村发展,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改革大势,顺应人民意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注更多的心血、精力和关爱,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