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宁夏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李玉芬编织绿色梦想
2009-04-30




李玉芬编织绿色梦想



李玉芬在粉碎玉米秆。她养了40多头猪,种树种草有了肥料。



李玉芬在修剪刺槐。

  ■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有个叫狼皮子梁的地方。曾几何时,这里黄沙漫漫,寸草不生,当地人称此地为“鬼地方”。然而,昔日的"鬼地方"经过一位年已六旬的妇女历时11年艰苦治理后,如今2万多亩沙漠已被40多万株杨树、花棒、枣树、刺槐、臭椿、杨柴、沙枣树、牛筋条变成了绿洲。

  ■她把黄沙变成绿地的梦想,和黄沙肆虐的历史一样漫长。她叫李玉芬,灵武市狼皮子梁村农民,中共党员,因治沙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1、坎坷的人生

  1946年冬,李玉芬出生在宁夏盐池县柳杨堡乡高记场村的一间低矮的小房。1 9 6 4年夏,1 8岁的李玉芬嫁给高记场村的农民马汉章。为了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李玉芬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个男劳力一年挣2500个工分,而她一年挣3900个工分。别人每天锄1亩麻子,她锄了8亩。不久,她被推选担任了生产队妇女队长。当队长后,别人6人出一圈粪干了7天,而她1人出一圈粪干6天。人们称她是“村里的穆桂英”。

  那时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大面积开荒种粮,农田挤了草原。于是草原上流沙滚滚,黄海茫茫。看着这庄稼地里不产粮、农家住房被沙压、出门走路满地沙的荒凉景象和每个劳动日值5分钱的现状,李玉芬心里像是压着块沉重的石头。

  她曾带着妇幼兵上阵,迎日出,送晚霞,顶风沙,冒寒暑种草种树。眼看播下的草木种子长出了嫩芽,好似沙窝里漂起了片片绿云,一株株小白杨、小榆树、沙蒿吐青泛绿了,多么可喜的成功啊!谁能料到,一棵棵纤弱的小草却被没人管的牲畜一啃而光,真让人心疼!李玉芬曾带着“娘子军”开荒修梯田建万亩喷灌区,昼夜苦战也改变不了贫困状况,全队100多口人还是难得温饱。

  在队干部会上,李玉芬提出让队长带着强壮的男人们外出搞副业,她带老汉、娃娃、妇女干农活。建议被采纳了。

  春播结束后,李玉芬到县城买了西瓜和香瓜种籽,与老汉、妇女们刨坑种瓜。一株株的瓜苗破土发芽了,可是老天一连两个月未落一滴雨,瓜秧眼看要枯死。李玉芬挑起水桶,领着一队妇女从一里路外的井里担水浇秧,硬是用井水浇出了30亩西瓜。秋季,西瓜总产2.7万公斤,除去乡亲们吃外,还收入4800元,人均增加收入45元。这一年,高记场人破天荒地每个劳动日拿到1.2元钱。

  只因她生性好强、泼辣、正直,看不惯磨洋工,见了不公道的事就想砍上三板斧,于是得罪了一些懒汉和“红眼病”人,就在党支部发展李玉芬入党时,那些人编造谎言,用诬蔑、漫骂、恶意诽谤的手段逼疯了李玉芬。她一疯就是好几年,丈夫为她治病,卖光了家里能卖的东西。

  2、沙漠绣绿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新的希望。李玉芬的神志开始清醒了,那颗麻木的心开始复苏了。

  1982年初春,李玉芬拄着拐杖,撑着虚弱的身体步行到柳杨堡乡,找到了乡党委书记张广兴。她说:“张书记,我要能搬出高记场村,非创出个事业不可。”张广兴说:“既然你有吃苦创业精神,就去沙边子吧,那儿是咱们县的综合治沙点,正需要人去改造和治理。”李玉芬答应了。

  这年3月,李玉芬同丈夫马汉章携带子女,牵着一头骡子,拉着一口铁锅和几只箱子,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风雪小道,来到了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沙边子村。

  这是一处被人类久久遗忘的角落,一处生命难以驻足的荒漠、戈壁。这里除了沙子,还是沙子。浩瀚的大漠上只有星星点点的几株苦豆草,向人类诉说着大地对绿色的渴望。周围寂静得叫人心慌。

  坎坷的人生,磨炼了李玉芬坚韧的性格。她决心要在这贫瘠的沙漠上干一番绿色的事业。他们在距村4里远的沙窝里搭起了两间低矮的土屋,定居下来。李玉芬和丈夫顶风冒沙,搬沙造田。从此,漫漫黄沙上出现了一对弯腰弓背的身影。

  夏日的黄沙窝,气候如孩子脸,说变就变。刚刚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霎时间便会狂风大作,搅起漫天黄沙,呛得人喘不过气,打得人睁不开眼。夫妻俩的头发里是沙子,耳朵、鼻子里是沙子,吃饭时嘴里的沙子直碜牙。

  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近乎原始人的生活,没有使李玉芬退缩半步。每当卷起遮天蔽日的黄风时,夫妻俩便挥锹扬沙,沙借风力飘向了远方,湿沙飘不动,他们就套上骡子用车拉。松软的沙包,人走在上面,一脚一个深坑;小胶车行走就更艰难了。每天天不亮,李玉芬和马汉章就起来,一直干到太阳落山。

  光阴一天天过去了,5亩多沙田平好了。这一年,李玉芬家里仅有的300斤口粮,拿出一半喂了骡子,他们家老小则以苦苦菜为主食。

  贫病交加的一家人的苦干精神,感动了乡邻。村长王生才给她家送来了大米和鸡蛋,党支部书记王江给她家送来了救济粮和款,不少人伸出了援助的手。县林业局副局长范聪和村支部书记王江为了帮助李玉芬一家度过这艰难的创业岁月,聘用马汉章为村里的护林员,每月工资45元。李玉芬那颗被凄风冷雨吹打得坑坑洼洼的心田,又吹进了温暖和煦的春风。

  然而,翌年一开春,只见开好的沙地上又冒起无数磨菇似的沙丘。马汉章心里凉了大半截。而李玉芬又一次挺起了腰杆。她选购了一批耐旱的草木种子,与丈夫带上铁锹,把沙蒿粉撒播在沙丘上,把沙柳和杨树苗移栽到荒漠之中。一场及时雨落下来了,李玉芬惊喜地发现,那寸草不生的流沙上长出了一棵棵纤弱的绿苗。不多久,那一片片新绿的沙蒿、沙柳、杨树便渐渐盖住了沙丘,锁住了滚滚黄沙。特别是那一株株小白杨在这沙漠上伸枝展叶了,它们亭亭玉立,给这茫茫沙海投下一片片小小的绿荫。

  夫妻俩刮平沙丘,打起了田埂,种上了1亩小麦4亩糜子。这片千古荒漠第一次种上了庄稼,种上了李玉芬的希望。精明的李玉芬懂得,要征服这块荒漠,首先要熟悉土壤。她试种了4块试验田,一块沙土地、一块黄土地、一块沙上铺土、一块土上铺沙,种同样的作物,施同样的肥料,同时灌水。实验结果表明:沙土地———苗旺,没后劲;黄土地———碱气大,死苗;土上铺沙———苗旺,结实少;沙上铺土———庄稼长势好,产量高。

  实验成功了。但要取掉这1米多深的沙子,再挖出黄土,垫上沙子,沙子上再铺层黄土造出田来,跟愚公移山有什么两样?

  太阳烤得沙漠放出火辣辣的热浪,走在沙滩上,就像是走进蒸笼叫人透不过气来。背篓的带子压进李玉芬肩头的肌肉里,磨起一圈黑红黑红的血泡。豆大的汗珠渗出来,她不抹不擦任凭它湿透衣衫,跌落下来。晚上回到家里,李玉芬还要趴在灶门前烧火做饭。她每天都这样默默地操劳着。

  她太累了,累得疲惫不堪,眼皮都耷拉下来了。她渴望能舒舒服服睡上一觉,这决不是奢望啊。但对于她,无论如何也是可望不可及的。超强度的劳动,超负荷的重载,没有压倒她。李玉芬像一匹不知疲倦的烈马,奔驰着、奋进着……

  就这样,夫妻俩一寸一寸地铺出16亩良田,首开全县治沙造田的先河。

  3、科学攻难关

  大地开冻,万物苏醒,春天又光临这块荒漠了。

  水,生命的源泉。夫妻俩挖了一条长100米宽6米的带子井,就地取水。一方水土,开始养活这一家人了。

  李玉芬从县城粮库买回了美国小麦当种子。5亩水地播种了春小麦。麦苗破土发芽了,第一趟春水灌上了,春苗儿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往上猛长。秋天长到了半人多高,但结穗少,亩产才150公斤。汗水没有少流,产的粮食却满打满算值60多块钱。她思前想后:产量为啥不高?听收音机讲,人家都兴科学种田,我只是蛮干了一气。李玉芬明白了。

  李玉芬又拜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助理农艺师吕志涛为老师。田间地头留下了一家人学习科学攻难关的情景。李玉芬跟着小吕在试种的地膜玉米地里追籽肥、苗肥、穗肥……一人多高的玉米伸展宽大的叶子开始扬花结果了,李玉芬心花怒放。谁知她追施的化肥距玉米根系太近,绿油油的叶子像开水烫了一样,卷了起来。吕志涛发现后,赶快让李玉芬连灌3次水,那枯黄的玉米又伸展了绿叶。

  金秋,辽阔而又贫瘠、富裕而又荒凉的大漠上,李玉芬获得了成功。玉米亩产达905公斤,创造山区玉米亩产的最高纪录。但李玉芬没有满足。1988年春,她在吕志涛的指导下,又开始了小麦套种玉米间作黑豆试验。

  然而,好事多磨。就在小麦拔节孕穗时节,一条条黑粘虫爬上了小麦行秆。李玉芬背着农药喷雾器打了一遍,小麦上的害虫被杀死了。谁知,没过几天,黑粘虫的“援兵”又来了,吃着小麦叶子咔喳咔喳响。

  看到这种惨状,李玉芬顾不上一天的劳累,直奔沙边子治沙基地找到了吕志涛。小吕带着从县城买来的2瓶敌百虫和1瓶乐果来到了李玉芬家。她们配好药水,用喷雾器打在麦地里,又在农田四周的田埂上打了大剂量的敌百虫。这下,可真灵,一条条粘虫还没爬过田埂的封锁线就被消灭了。遭劫难的小麦又长出了绿叶。

  柳枝泛红,北雁南飞,转眼间壮丽的秋天来到了。她种植的小麦套种玉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亩产粮食1092公斤,胡萝卜750公斤,这个丰收喜讯,震动了全县,震动了全区,成了头号新闻。

  李玉芬不仅掌握了地膜玉米的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在小麦地里套种胡萝卜和玉米。她在沙窝里种上了苹果、葡萄树。她买回了饲草粉碎机,加工配合饲料,发展畜牧业。勤劳和科学使李玉芬6口之家走上了富裕路。她家养羊过百只,年产粮食上万斤,农牧业收入近万元。

  1988年,李玉芬的16亩庄稼长势越来越好。杨树、沙柳在这里扎根了,那一条条绿色屏障,像卫士一样守护着垄垄庄稼。昔日大漠在这个妇女的手里彻底变样了。几年来,李玉芬和丈夫起早贪黑,挥汗苦战,使坏10把铁锹,移动沙土5万多立方米,造出水浇地16亩,并在农田周围栽了2100多株杨树、果树,种了100多亩沙柳和沙蒿,征服了肆虐的风沙,造就了一片林草丛生、粮食高产的沙漠绿洲。

  李玉芬的事迹不胫而走。

  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等领导同志,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的专家,以及美国、德国、法国、伊朗、日本等国的新闻记者、专家学者纷至沓来。

  李玉芬赢得了令人羡慕的尊敬和各种光荣称号:国务院授予她“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她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然而,李玉芬却觉得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太多、太多。她走村串户给农民们手把手地教,仔仔细细地讲,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经验无私地奉献给大家。干旱的沙漠上,燃起了科技兴农的星星之火。沙边子村粮食总产由1985年的13.9万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21.9万公斤,全村人均产粮和人均收入超“双千”。沙边子成为全县靠农牧业致富的首富村。李玉芬笑了。

  为治沙转战狼皮子梁

  “共产党员”,对李玉芬来说,更意味着责任。1992年10月,原银南地委主管农业的书记来到沙边子,动员李玉芬到灵武狼皮子梁去治沙,因为那里正在依靠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开发建设,需要有经验的开发者。李玉芬二话没说,又全家来到狼皮子梁安家落户。

  这里方圆几十里没有一棵树,治沙就得植树种草。李玉芬在这里先后承包了20542亩荒漠化土地和沙漠。李玉芬和丈夫马汉章在狼皮子梁南四支渠的沙漠里移沙造地,同沙丘进行着艰辛的较量。一座座沙丘高低不平,他们就用两头骡子拉一个刮板,一层一层向下拉。为了多干活,李玉芬带着馒头和凉开水,吃中午饭时,先用水把嘴里的沙子涮一涮,怕沙子刮进嘴里,就把嘴巴伸到塑料袋里啃干馒头。干一天活后,夫妻俩满头满脖子都是沙子。每天傍晚李玉芬连腿都挪不动,但到了第二天,又进行着这种重复的劳动。

  第二年开春,李玉芬在沙地里种下的1万多棵杨树和近万棵果树竟都长出了鹅黄色的嫩芽。又一个春天、又一片绿色的希望啊。

  但重重困难,还是像茫茫黄沙一样向她涌来。李玉芬为了水,不知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流了多少泪。为了寻求资金,光鞋子就跑烂了十几双。

  然而喜悦还是像那葱茏的绿色一样压住了流动的黄沙。到1997年,李玉芬在狼皮梁南四支渠开发土地250亩,先后种植了玉米、山芋、苜蓿等农作物50亩,栽植了苹果等经果林200亩,防护林2万株。

  对这些成绩,李玉芬并没有感到满足,她又承包了4200亩沙荒地和500亩自流灌溉地。

  多年治沙造田,使李玉芬夫妇积劳成疾。1998年3月,李玉芬因子宫下垂住进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每天必须用输尿管才能排尿。然而祸不单行,李玉芬刚出院不久,马汉章就撒手人世,当她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犹如五雷轰顶。她栽植的2万多棵小叶杨也被天牛咬死了。

  第二年春天李玉芬又在路旁、水渠旁种臭椿、刺槐3万株,每天用牲口拉上架子车逐棵浇水,到秋后已浇过9遍水,树苗成活率达95%。更为艰辛的是给新开发的沙地的田埂、渠、道路进行压沙处理。李玉芬说:“记得有几次,雇人打起的420条沙土田埂,没来得及灌水,吃顿饭的工夫,就被风刮平了,只好再从头开始。”为了减少类似的损失,她以每立方米8.5元的价格从5公里外买回黄土3000多立方米,雇了10辆三轮农用车拉了40天,给420条田埂、7条渠、农田路覆盖了5厘米厚的黄土,用水泥板砌护引水渠9000米,做小型水利工程50多处,移动沙丘20.4万立方米。并在开发的沙地里种上了苜蓿,沙蒿、花棒、柠条等抗旱植物,她还试种3亩沙漠水稻,亩产超过400公斤。

  人生的道路就是如此,春夏秋冬,变幻着生活的色彩;悲欢离合,演奏着人生的乐章。

  25年了,李玉芬手握铁锹,依然做着拓荒者的绿色梦。

  25年了,这位共产党员依然战天斗地与沙“魔”搏斗着。

     相关链接
    · 宁夏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工作48
    · 黄河小镇 明清神韵—横城项目
    · 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在银圆满
    · 三本征集志愿今填报
    · 缺人忧虑困扰宁夏卫生事业
    ·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羽锦赛银
    · 宁夏体育大会轮滑比赛收兵
    · 宁夏老年人全国健身大会获四
    · 宁夏27位作家"齐聚"《民族
    · 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宁夏四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