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伤害向谁问责
据资料显示,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导致24万患者死亡,是目前19种主要传染病所致死亡人数的11倍。不合理用药这一当今普遍存在于医疗卫生部门诊疗过程和公民大众用药行为中的严重问题,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科学用药是每个人的希望,但现实情况却与美好愿望相去甚远。人们在服用根据医生处方而购得的药品时,却经常碰到诸如药品名称不统一造成重复用药和混淆用药;药品包装不科学,药量服用说明换算方式复杂;一些药店更多地从经济利益出发而不负责任地为人们提供指导意见;百姓为增强疗效而自行加大服药剂量,频繁更换药物,用茶水、牛奶、酒水等饮料服送药片或干吞药片……
对于安全用药这一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每个家庭幸福的严肃问题,医疗卫生部门应该在每一环节制定严格而规范的监管措施和监察制度,并认真履行行业职责。作为患者,也应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比如最好在临床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使用某种药物前,应仔细查看药物说明书,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和某些媒体的宣传,更不要轻信个别药店工作人员的推销。(记者 张虹)
难道仅仅是“自蹈险境”
如果问一句您会吃药吗?可能很多人不屑回答。但据中国药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不会吃药的人还真不少,被调查的人群中,80%以上的人有不正确的用药习惯。是什么导致我们“不会吃药”?是谁把我们置于“用药险境”?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医学院副院长戴秀英。 戴秀英告诉记者,医保实施以后,去药店买药吃的人多了,但多数市民缺乏医疗、保健、药品服用基本知识,一些人凭经验买药,一些人专挑新药、贵药、广告宣传多的药买,一些人过分迷信抗生素,选择药品时很随意也很盲目,吃药也是随心所欲。“是药三分毒”。任何药品都有副作用,若盲目服用有时不仅治不了病,还会致病。为了身体健康,戴秀英建议患者应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防病知识和科学保健知识,科学合理地使用和对待药品,尤其是抗生素,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在群众“自蹈险境”的同时,戴秀英认为,“以药养医”的机制也加重了“不会吃药”的“病情”。有专家说“最佳的药物选择是疗效和价格最适宜”,但究竟什么样的药物最适宜,只有医生知道。由于病人是消费者,加之病人缺乏医疗知识,在医疗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下的病人,对医生开出的进口药、高价药和新药只能被动接受。一些医院、医生为利所驱,“小病大看”、“小病开大处方”等现象屡有发生,让病人心有余悸,此后遇到感冒一类的炎症就自行“治疗”,消炎药、抗菌药就这样成了家庭日常用药。要从源头上杜绝群众的不良用药习惯,必须改革“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完善补偿机制,切断药品销售与医院收入的经济联系,才能引导医院、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从而让患者能够在和谐、融洽的医药环境中去正常看病和用药。 (记者 张晓芳 实习生 袁洋)
吃药,您可马虎不得
感冒了,去药店买上一盒感冒药;发炎了,去药店买上一点抗生素……这是银川市很多市民的用药习惯,至于这样的方式对不对,很少有人去关心。记者日前在银川作了一次小范围的抽样调查,发现很多市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吃药习惯,药品说明书只看用法用量,有的甚至只凭经验吃药,完全不关心因用药不当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从调查结果来看,如果是感冒、发烧或肚子疼等一般常见病,七成受访者选择自己去药店购买常用药,而不是到医院求医。在吃药方面,能够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受访者仅占两成左右,有超过30%%的人完全凭经验吃药,药品说明书在他们眼里等同于一张废纸。不少受访者认为,很多药品说明书说得并不清楚,比如有的药品服用方式用的是“××毫克/千克”的表示方法,看不懂就凭经验吃了:病重就多吃点,感觉不严重就少吃点。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合理用药可以减轻药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看不懂药品说明书,应该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受访者的不良用药习惯和医生也有关系,大部分医生只是简单地说明所开处方药品的用法用量,并不作详细说明,比如禁忌症、如何服用等。抗生素是市民日常最常用的药品之一,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在一年中吃过三种以上的抗生素,有时候医生在开处方时并不询问患者曾经服用过何种抗生素,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开药。退休后住在银川市兴庆区利群东街的杨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原来经常服用维生素E,因为从介绍来看,它能抗衰老、益寿延年,但最近一位朋友看了报纸告诉他,若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E,有引起高血压、肌肉萎缩以及全身倦怠的危险,他才知道原来这样的药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生病了要吃药,是为了身体尽早康复,但吃药也得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因错误用药带来的潜在危险。(记者 陈尚营)
在利益的驱使下
银川市目前共有药店450家,大多数药店在出售药品时,都抱着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态度。
为防止滥用抗生素类药品,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明确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在出售处方药时,顾客必须凭医生的处方购买。对此,我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采取抽查、日常检查、对药店挂牌打分等办法进行监督管理。但实际上,受经济利益驱动,仍有部分药店千方百计躲避检查。记者来到位于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街的几家药店,提出因感冒要购买抗生素类药品“阿莫西林”,结果,有的只被店员简单地询问了一下“有没有医生的处方”,或者“这几天是不是在吃这种药?”就买到了药品,并没有被严格要求出示医院处方,有的药店直接告知“可以购买”。
按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配有至少一名驻店药师,指导群众正确用药或对群众提供的处方进行审核,这项规定也是国家为防止群众乱用药采取的措施。对此,银川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管理中采取了“五次检查驻店药师不在岗的,将被核减药品经营范围”的严厉措施。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药店中,仍有药师不到岗的情况。记者以皮肤痒要求咨询各药店的驻店药师,但几家药店工作人员均以“值班药师今天开会去了”,或者“值班药师去库房检查药品去了,一时回不来”为由拒绝了,营业员直接给记者推荐了“肤痒颗粒”、“息斯敏”、“防风通圣丸”等六七种药,让记者“先吃着看”。
记者打电话联系几家药店负责人,想就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进行采访,得到了不约而同地拒绝:“群众乱用药或不会用药,这个问题该去找医院的医生采访,因为处方都是他们开出来的,或者找群众问。药店不过是给百姓买药提供方便,跟百姓乱用药有什么关系。我们是企业,百姓来买药,我们能不卖吗?” (记者 宗时风)
相关链接:切莫陷入误区
误区一:感冒发烧先用抗生素
专家称,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根本没有效果。一些家长看孩子感冒发烧,不查明原因,先自行给孩子吃一些抗生素,不仅耽误了病情,反而增加了毒副作用。专家说,其实人们每天在饮食中都被迫地摄入了抗生素成分,如喝的牛奶,吃的肉类、禽类以及虾,这些畜牧产品在饲养过程中几乎都添加了抗生素。所以老百姓在日常用药时要注意不能滥用抗生素,否则造成毒素堆积,对身体极为不利。
误区二:中药没有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如此。很多人认为中药没什么毒副作用,吃错了也没关系,有不少人一看身体虚弱就随便使用补药。其实,中药在治病的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如常用的姜半夏、桑寄生致肝损害,木通致肾损害,连甘草、菊花、防风、白术这些最普通的中药,长期用也会出现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广大读者,吃中药首先要对症。其次不管是吃药治病还是药补,用药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可能损伤体内脏器。此外,在进行保健滋补时也不能乱用补药,因为人身体虚弱存在很多种原因,要分清是阳虚、阴虚、肾虚还是气虚等等,不同症状要用不同补药,补错了不仅不能保健,很有可能让身体更加虚弱。
误区三:多用药好得快
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绝不能用过量。专家认为,多用药不能光看到联合用药的作用协同、相加,也要看到它的毒副作用也是相加的。如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诺氟沙星与红霉素合用,产生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加剧等。又如对细菌性感染所致的发热经抗生素治疗,体温正常、主要症状消除后,要及时停用抗生素,这也是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之一。有的人认为再吃几次药能起到巩固作用,其实这是一种用药误区。尤其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病情不遵医嘱,也不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误认为多吃总比少吃见效快,结果使孩子服了成人的药量,这样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有些人几种病集一身,于是几种药“撮堆吃”。研究证明,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用的品种越多,不合理用药现象越严重。目前,一些老年人同时服药的品种达4到6种。所以,专家建议市民在日常用药时不要盲目加量多吃,与此同时,吃药前一定要看说明,看清里面包含的成分,有的中药里面也含有西药成分,或是某种西药中含有抗过敏等成分,如没注意到,再吃类似的西药,就会造成过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