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时候,记者到镇罗镇采访。
在中卫,这个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等偏上,这片土地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也许没有典型意义,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之下,却也透着一条田垅趟到底的执著。
“政府号召啥啥不成”已成过去
育种、疏果、倒茬……跟镇罗镇党委副书记何其宏说种菜,话题一提就再也刹不住,他有一肚子的种菜经。也难怪,何其宏是该镇第一批“菜农”。
2003年,原中卫县决定在土地条件优越的镇罗镇搞500亩设施蔬菜基地,引导群众由“填肚子”到“挣票子”。
大棚搭起来了,群众就是不领这个情。“种田就是图个填肚子,瞎折腾个啥!”上点儿年纪的庄稼人认这个死理。
“不信就走着瞧,政府号召啥啥不成。”也有人断言。
说破天不如干着看。这年,镇村两级干部带头示范种植,还引进甘肃省的农户进入基地发展。年底,群众眼睁睁看着镇、村干部把票子揣到了兜里。
第二年春天,看到了好处的观音村村民挤着、抢着种大棚。何其宏这样形容当时的盛况:“观音村剩下的一百来个棚,一夜之间就被群众‘瓜分’了。”
没成想,由于蔬菜品种单一,镇罗人走向市场的第一步就呛了水。2004年12月到2005年1月,西红柿大规模上市,出现了卖难。
何其宏介绍,西红柿一开始上市的时候,价格就降到0.5公斤0.28元到0.3元。后来经过积极的市场推介,价格才蹦到0.45元到0.5元。
2005年3月,0.5公斤西红柿的价格就涨到了1.25元,最高的时候到1.5元。
镇罗镇党委书记、镇长王兴文介绍,2005年,设施蔬菜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基地村中仅设施蔬菜人均收入就达到551元。
2006年,中卫市将新增设施蔬菜1.5万亩,累计达到6.8万亩,建成三个集中连片的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
文化传播公司老板卷起裤腿下田
在一个城市,文化传播公司往往是各路消息的汇集地。
作为中卫市东晟力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老板,李晟是镇罗镇2004年西红柿风波的见证人。也正是有了这次见证,2005年,他毅然决然卷起裤腿下田。
镇罗西红柿出现卖难的这个冬天,中卫市领导带头,每个干部至少买了两箱西红柿;
也是这年的冬天,中卫干部到自治区开会,总会扛上几箱西红柿,嘴上客气着,说是让人家尝尝鲜,其实是把销售部设到了市四大机关。
就在城乡群众积极筹备年货的时候,中卫市组织镇、村干部到新疆推介镇罗西红柿。但中卫人的气魄决不仅仅局限于此。年关刚过,市领导又带上人马开拓市场去了。
从新疆、内蒙古到上海、北京,人们知道了山东寿光之外还有个叫做中卫的蔬菜基地。
如今,镇罗镇成立了专门的设施蔬菜流通公司,经纪人的脚步已经丈量了中国的大部分省区;许多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镇罗人,种出的蔬菜却通过专门的网站,发布到了全国各地。
2月23日,在镇罗镇镇西村李晟的蔬菜基地,记者看到码得整整齐齐已经焊好的钢架。一问才知道,李晟要在去年搭建10座大棚的基础上,再搭建10座。
农民现在有个啥心愿
采访中,记者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综合二处的几位同志在观音村邂逅。
令双方莞尔的是,此行竟是同一个目的,那就是,问一问田间地头的老百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有个啥心愿?
说起心愿,观音村一位老太太笑得咯咯地:“愿想就是干部给老百姓指出一条致富的路子,不断有钱挣。”
“老百姓有时候眼‘瞎’着呢,只能分辨清眼前一丈以内的世事,”她讲起2004年冬天刚种大棚菜的情形:“我就一边摘柿子一边骂政府,种柿子,种柿子,叫老百姓一天三顿吃柿子?现在想起来丢人得很。”
是啊,设施蔬菜这条富路眼见着越走越宽了。观音村村民邵国忠2005年搭了11座棚,说起已经攥到手里的实惠,这位朴实的汉子禁不住话语滔滔:“一个棚一年两到三茬,按两茬算,一茬收入一两万元,按一万元算,种一年,不仅能还清搭棚的一万块钱投入,还净赚一茬的钱。”
2月24日下午记者离开中卫时,综合二处的同志们还在忙碌。他们告诉记者,此行不做大块文章,不写调研报告,就是记录老百姓朴素的现实诉求,供党委决策参考。
写到这儿,记者想起观音村76岁高龄的老党员冯秀英的话:“党有这么大的决心,党的干部有这么优良的作风,没啥事儿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