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调动千千万。平罗县创造性地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与金融相结合,并首次引入大学生科技特派员,使科技人员在农村掀起创业浪潮,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2002年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启动,给科技人员心里那片平静的湖水投下了一颗巨石,但溅起的水花却并不能马上形成浪潮。科技特派员谭俊回忆说:“第一批的科技特派员有个特点:三四十岁,刚买了房子,孩子正处在上学阶段,所以家里有2万元以上的存款都算是多的,手里有好项目,但没钱启动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从事蔬菜育苗的科技特派员孙尚忠则说:“眼看着农时到了,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了,可还是缺钱。”
就在大部分科技特派员为资金“抓耳挠腮”时,创业行动与金融实现成功对接:对科技特派员个人经济状况和实施项目考察后,核发贷款信用金、银、铜“三卡”,授信额度分别为10万元、8万元、6万元,并享受优惠利率。2003年,孙尚忠、谭俊等11名科技特派员拿到了第一批“三卡”。到目前,平罗县已累计发放“三卡”35张,贷款金额750万元。谭俊对“三卡”的感受是:“用的时候贷出来,不用存回去也不计利息,方便得就像自己的银行卡。”凭着这10万元贷款,谭俊从种羊繁育起家,掘得第一桶金后,他又在头闸邵家桥奶牛园区建成标准机械挤奶厅,安装中直式挤奶机,鲜奶冷鲜保藏罐等,同时还引导农民科学养殖奶牛,规范奶牛饲养管理,使园区奶牛生产步入标准化轨道。
在日益壮大起来以后,科技特派员感觉到10万元的授信额度已明显偏小,“绿色金融通道”和科技特派员创业担保基金随之应运而生。科技特派员张洪恩实施的清真牛羊肉加工项目,由平罗县科技特派员创业担保中心担保贷款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屠宰加工肉羊30万只,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带动周围1万农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平罗县还将大学生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不仅为解决“三农”问题储备了人才,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首批大学生科技特派员杨进举由养殖6头奶牛开始了创业之路,在奶牛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于2005年联合其他两位科技特派员,自筹资金185万元创建了占地100亩的“托牛所”,引进德国机械化挤奶设备一套,建成标准化牛舍8万平方米,青贮池1500立方米。目前入园奶农15户,奶牛存栏数120头,产鲜奶650吨,户均增收5万元。
大学生科技特派员陈晓军毕业于宁夏农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外面“晃荡”,在偶然听说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创业的政策后,从广州赶回来参加考试,如今他已是平罗县富民马铃薯产销协会的骨干力量。陈晓军说:“600元的补助并不多,但这是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和其他科技特派员接触,我能够了解政策、获得很多书本上不能得到的东西。”
平罗县的经验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不少省区纷纷效仿,并以此作为“突围”三农的有力“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