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问学生:4-2等于几?学生说不够减;老师让学生用“完整无缺”造句,学生写“今天集上妈妈给我买了很完整的一本书,妈妈说,她问过书店老板,书没有缺页……”这些离题、离谱的答案,都被一位支教老师写在21万字的支教日记———《冲出大山》里,字里行间充满了震撼、酸楚、心疼和迫切。
11月2日下午,记者和学生一同挤进再次来到赵家树村支教的白利彬的狭小陋室。女生剥葱、捡菜、削土豆皮,男生提水、烧火。饭熟了,一大盆烧土豆丝拌咸菜,师生们吃得十分香甜。“我以《冲出大山》为题写日记,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关心山区教育,关心支教事业。”白利彬说。
去年9月12日,从事过英语、阿拉伯语双语翻译的同心县水利局干部白利彬,受组织委派来到全县最贫困的马高庄乡赵家树村支教,眼前的一切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学校像个自由市场。翻开档案,统考成绩每次都排在全乡倒数第二、三名;课堂测试,近30%的学生不知“填词”、“造句”为何物。身为国家级文明单位的一员,白利彬没有退路,只有扑下身子打“翻身仗”:推行周三日记制,手把手教学生运用三种方法查字典,发明目录学习法,提出新办学机制;通过光荣榜、百科窗、快活林等生动形象的专栏,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曾经不会造句的学生李小成,在一篇作文中写到:“假如我是一朵小小云,我会飘到大沙漠上空,将晶莹的泪水滴在小树苗身上……”今年6月27日,赵家树小学五年级学生统考总成绩一跃全乡第二。
白利彬的日记中有大量父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内容。今年6月15日晚11时,白利彬将不小心跌入地窖的学生杨华拖出来。从此以后,白利彬每天晚上都要到留守儿童的家里转悠一圈。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最起码的学习环境,他四处“化缘”,购置新课桌和电教设备,当700多平方米的校园硬化操场竣工后,白利彬连续吃了8天方便面。
今年6月,白利彬支教期满之际,在他的一再申请和赵家树村乡亲们的挽留下,县委组织部又派他到赵家树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赵家树小学校长。
点评:在不少人一心想着如何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时候,白利彬想的是山里的孩子;当很多人想方设法奔向城市的情况下,白利彬却在穷山沟扑下身子,干得有声有色。21万字的支教日记———《冲出大山》,体现了白利彬对山区孩子浓浓的爱心,记录了他付出的心血,也见证了孩子们喜人的成长过程。
要吃多少苦、费多少心才能换来孩子们的进步?在条件艰苦的山村教学点,他是怎样既当老师又当“保姆”?白利彬把全部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他说,要“让更多的人关心山区教育,关心支教事业。”
要扶贫,先要扶智。当一名山区教学点的老师不容易,要在艰苦、贫穷的环境里做出成绩更不容易。可白利彬做到了,他使学校不再是“自由市场”,学生成绩打了一个“翻身仗”,他的关切、信念改变着山里娃的命运。白利彬的日记是用爱心、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写成的,他为山区教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起了一个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