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排排红砖墙、蓝屋脊大瓦房,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勾勒一幅欣欣向荣的水彩画。 听,隆德县许沟村扶持户张文学说:“政府不光给我们建新房,连生产致富的路都铺好了。” 问,政府改造南部山区危窑危房改造出什么? ——统计数据说:历时两年以来,已使16700户、83500人告别了危窑危房。到2008年整个工程完成后,新增住房将达10万余间,恵及10个县区36个乡镇260多个村10余万人。 ——民政干部说:这是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危窑危房改造工程,既使在全国也很少见。 ——县区干部说:危窑危房改造工程使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抓手。 ——贫困户说: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建的房是全村最漂亮的,这事办得让我们来精神、长志气。 ——调查者说:危窑危房改造已不只是简单地建几间新房。它传递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增长的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拉近的是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彰显的是亲民、为民、务实的政府形象。
宁南山区寒士俱欢颜
宁南山区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加之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贫困户的住房破旧不堪,地基下陷、墙体裂缝、屋顶腐蚀严重,有的已失去了房屋的基本功能,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 为了不再让窑塌人亡的悲剧重演,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南部山区实施危窑危房改造工程。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先后两次批示给自治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副主席刘慧,要求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实办好。马启智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做了庄严承诺,并先后多次实地调研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情况。 历时两年以来,已使宁南山区16700户、83500人告别了危窑危房。 过去,隆德县山河乡大慢坡村万双喜一家5口挤在几间低矮潮湿的危房中,每到刮风下雨就提心吊胆。去年政府帮助他家建起了3间新砖房,万双喜高兴地说:"现在好了,我外出打工再也不担心家里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唐代诗人杜甫的美好愿望在今天的南部山区变为现实。
刘慧动怒批简陋
"有多大锅,端多大碗"、"吃饭穿衣量家当"。这是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几辈子的古训。然而危窑危房改造改变了当地群众这种生活理念。建房之初,有些人图省钱,因陋就简建起了新房,但由于没有按照质量标准施工,这些住房建成不久就成了新的危房。副主席刘慧发现这一情况后,提出了严厉批评。并给县乡干部算了一笔帐:"政府补助8000元,老百姓再适当借点款,建房标准会提高很多,住三代人没问题。盖新房是老百姓几辈人的夙愿,千万不能搞成豆腐渣工程"。刘慧要求自治区危改办进一步细化完善建房标准和管理办法,提出了整乡整村推进的改造思路和"五个统一"的建房标准。为了把这些措施一项一项落在实处,去年上半年,刘慧和建设、民政、财政、监察等部门的同志跑了6趟山区,蹲在现场抓试点,亲自指导各县定规划、定方案、定图样、审预算、把质量,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推进。由她和领导小组审定的第一批危改房建成后,因其具有设计合理、造型大方、经济实用、特色鲜明等优点,立刻吸引了周围群众,许多群众纷纷效仿,在当地兴起了建房的热潮。 去年秋季检查时,中宁县喊叫水乡高岭村周治富兴奋地拉着检查组的同志说:"看这质量这式样就好像是给干部盖房哩,住上这房不要说娶儿媳妇,连孙媳妇都能娶进门,借点帐值得"。泾源县刘沟村双目失明的杨继先老人激动地说:"我虽然看不见,但我能感受到。我也要象别人一样给新房贴上瓷砖,贷点款儿子打工还"。据初步测算,危房改造两年共拉动地方群众投资2.4亿元。当地建材、建筑、运输、劳务输出等产业也蓬勃发展。
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支点发挥
在去年全区县域经济观摩会上,川区干部吃惊地发现:山区群众的住房正在超过川区。隆德县委书记郝有民在介绍情况时自豪地说:"我们把危窑危房改造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支点,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效果非常明显"。隆德县以危窑危房改造为支点,整合农业、水利、畜牧、科技、卫生等项目,集中投放,捆绑使用,水、电、路、林统一规划,村、舍、圈、厕、棚综合整治,不仅解决了群众住房难,还解决了群众就医难、行路难、上学难、吃水难等问题,村容村貌变化很大。许沟村张文学说:"过去住在山上,交通不便,每天娃娃上学要走4、5里山路,家长非常担心。现在不仅离学校近了,而且路也好走了,再也不用担心了。"象这样的点还有许多,比如隆德县的竹林村、泾源县的和尚铺村都是借助危窑危房改造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例。今年8月份,自治区副主席赵廷杰实地调研了隆德县许沟村"四位一体"改造模式后,当即表态:"农业入户项目要与危房改造工程结合起来,推动新农村建设"。
背靠背变得心贴心
前几年,一些地方乡村干部因为催粮要款、计划生育等工作,一时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开始后,各县把这项工作作为树立干部形象,改善干群关系的契机,层层动员安排部署。从县四套班子到乡村层层分配任务,明确责任,实行县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并且把责任人标在改造任务图上,发到每个干部手中。谁的点没抓好一目了然。有的县领导为了抓质量、促进度,在联系点上一住就是两个星期,许多乡村干部整天为改造户跑材料、找人工,忙里忙外,晒得和群众一样黑。一些缺少劳力的改造户,乡镇书记、镇长主动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上门给他们解决难题,对贫困残疾人和一些"三无对象",则完全由政府代建,实行"交钥匙"工程。 干部的辛苦换来的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任和拥护。他们在新房最醒目的地方贴上自编的对联:"昔日破茅草屋难挡风雨,今日新瓦砖房感谢党恩"、"政府扶持建新房,宽敞明亮喜洋洋"、"亿万农民奔小康,改造危房感谢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