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也有健康恶劣之分?3月21日,提出该观点的宁夏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学院外聘教授汪一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显示,宁夏的土地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农业用地投入和产出低下、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较重则是这种亚健康“病症”的具体表现。 汪一鸣教授告诉记者,去年应自治区相关部门要求,他带领学生负责一项名为《宁夏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课题调查。其中就宁夏土地资源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宁夏没有最好的“非常健康”和最差的“恶劣级”。仅有银川市区、永宁、贺兰等少数市县区为“健康级”,大部分市县土地资源则处于“亚健康”级,还有少数县如海原、西吉等则属于“不健康级”。全区土地资源总体为“亚健康”级。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区土地总面积国家分配数为6.64万平方公里,土地详查数为5.195万平方公里(7793.16万亩)。在耕地中,有灌溉条件的水田和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36.1%;没有灌溉设施,靠天吃饭的旱耕地1058.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9%。尽管如此,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个别市县耕地已成净减状况。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有增无减,尤其是城市、城镇及工业化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比例加大。另一方面,土地开发、整理及复垦的难度越来越大,耕地增长后劲不足。 据汪教授介绍,他们做这项研究时构建了由土地生态因素、土地灾害因素、土地利用因素和土地社会因素四个准则层共18个指标组成的宁夏土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土地健康生态位理论所构建的土地健康度指数模型,计算出宁夏各市县区的土地健康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全区土地“亚健康”的主要反映则是“两低两重”,即农业用地投入和产出低下、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较重。 汪教授同时指出,土地生产率低下、人地矛盾日趋突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和土地退化污染严重是当前宁夏土地资源利用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他认为,通过优化结构、农地保护、集约利用等措施将有助于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人地和谐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