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宁夏频道11月6日电(记者马俊、陈军)近日,随着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3000多名贫困移民大规模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灌区。耗资20多亿元、开发土地近40万亩、搬迁19.5万余人的红寺堡开发区扶贫扬黄工程历时9年基本划上句号,长期缺水受穷的农民过上了搬出大山挖掉穷根的好日子。
长期以来,宁夏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的农民靠天吃饭,为了增加收入过度垦荒造成生态环境千疮百孔,“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下沙石跑。”是对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为了消除贫困以及对生态的破坏,从1998年开始,扶贫扬黄工程在红寺堡灌区开始实施,宁夏将山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人口迁往红寺堡开发区。
红寺堡开发区扬黄办主任朱方说,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以来,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往山区百姓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简陋、信息闭塞,无法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现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对项目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生态、农业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进行全面建设,给移民新建了日光温室、菌棚等,引导他们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搬迁9年来,红寺堡移民完成了从求生存吃饱饭到求致富快发展的转变,移民们靠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人均纯收入从500元快速增长到2000元。香园村村民马记礼说:“我家原来在中部干旱带,常年闹水荒,搬迁以来,盖起了9间瓦房,还买车跑起了运输,不是移民搬迁,我们现在还在山里为吃水发愁呢。”
目前,生态移民扶贫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量农民搬离山区和干旱地带后,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另外,原来一片荒凉的戈壁滩红寺堡开发区在人工植树4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40%,年降雨量从270毫米增长到300毫米,20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逐渐崛起成为一颗旱海明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