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编辑部撰写了一篇谈“太平官”的评论文章,感到比较重要也很敏感,所以报送陈建国书记审阅,主要是想请书记看看基本内容是否可以。 陈书记对这篇文章很重视,不但写了详细的修改意见,还对文章的主要段落进行了大量修改。 陈书记提出的修改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评价和要求。陈书记批示:“立意是好的,但要下功夫修改。拿出修改稿后编辑部再进行讨论,进一步修改好,使这篇文章更有分量、有水平。”这使我们受到很大鼓舞,增强了写好这篇文章的信心。 二、主要内容和结构。陈书记批示:“文章的结构可分以下几个层次:1.肯定当前干部队伍的主流;2.剖析‘太平官’的种种表现和危害;3.分析产生‘太平官’现象的社会、思想根源;4.论述怎样解决‘太平官’问题。”陈书记提出的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原文中对第一部分即 “肯定当前干部队伍的主流”几乎没有涉及,后来细想,这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会失之于偏颇,不利于保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这不仅是文章结构的需要,也体现了全面把握事物的科学性。原文中对第三方面即“产生‘太平官’现象的社会、思想根源”没有说透,这就影响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如果对根源分析不清楚,就不能科学认识“太平官”现象的性质,也回答不了如何解决的问题。 后来,我们按照陈书记对文章内容、结构的意见来修改,感到境界得到升华,文章的深度和思想性得以显现,文章的层次更加分明,逻辑更加严密。 三、对主要观点的提示。陈书记批示:“‘太平官’主要是私心杂念作怪,缺乏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解决‘太平官’的问题,必须加强学习,加强世界观的改造,这个道理要讲清楚。”这一段话点出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我们在修改文章时着力阐述这一思想观点,使文章更具理论深度和指导性。 四、陈书记亲自拟定了文章的标题。原题是《高度警惕“太平官”的危害性》,这个标题未能准确概括全文。陈书记拟定的标题是《奋发有作为 不当“太平官”》,这个标题从正面对干部提出要求和倡导,准确而平和,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见报时用的就是这个标题。 陈书记还对原文做了大量修改,约有700多字,主要是把十七大精神融入其中,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境界和理论高度,仔细琢磨,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 自治区“两会”前夕,陈书记当然十分繁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一篇评论文章进行修改,从这件事情不难看出陈书记对工作、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也可以看出陈书记对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急切心理,用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来表达一点都不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