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眼下正值春播时节,各地农作物的灌溉陆续开始,但海原县兴隆乡新生村6700多亩 “旱改水”农田目前却因为没有 “水指标”面临着农田无水可灌的局面,当地村民急得望眼欲穿。
农田缺水 农民心急
3月26日,在村民们的带领下,记者实地走访了村上的“旱改水”农田,放眼望去,绝大多数土地都已平整完毕,但目前由于无水,地里没有种任何作物,光秃秃的地表在春播时节显得格外扎眼。
新生村村委会主任赵宗武向记者介绍,新生村属于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一期工程(即“1236”工程)固海扩灌区范围,截至到去年8月工程完工时,全村共有6727亩土地实施了“旱改水”,涉及农户677户,3500多人。“新生村自然环境差,基本上十年九旱,村民一直以来都是靠天吃饭,对这里的人而言,‘旱改水’工程是一项能拔掉‘穷根’的惠民工程。因此,当地百姓对此充满了期望”。2006年10月,工程的渠道维修全部完工,2007年8月,土地平整也顺利完成,按照计划,当年11月冬灌时就该放水浇地,但村民们当年却并没有等到期盼多日的水,村里向乡政府和县水利部门反映过这一情况后,得到的答复是“没有水指标,暂时无法通水”。
“地里灌不上水,早晚都会变成荒地,农民不种地,来年生活就没了着落。”新生村十一队的村民田玉财着急地指着自家土地告诉记者,他家里六口人一年的口粮、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指望着这十几亩地,眼看着春播都要结束了还不见水的影子,他真是欲哭无泪。
让村民们心痛的除了无水可灌外,还有对自己的投入无法得到回报的失望。记者了解到,“旱改水”工程仅仅是对土地做大体上的平整,分配到户后,各家还需要做精细化处理,为此,家家户户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平整土地,少则三四千元,多的上万元,很多家庭都是拿出多年的积蓄甚至是举债筹资,希望通水后能从地里得到更多的 “回报”,谁知到头来却是空欢喜一场。
采访中,许多村民还指出,渠道质量不佳也是造成水难进农田的一大原因。村民们透露,2006年渠道完工后,兴隆乡政府曾在2007年11月下旬申请到了供四个自然村人畜饮用的两万立方米用水,但在供水时多处支干渠道发生塌陷、断裂,导致水淌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被迫中断,而这仅仅是渠道完工后第一次投入使用。记者在现场走访时看到,混凝土现浇的水渠衬砌和渠帮多处裂开了口子,几处地方的裂缝甚至可以塞进拳头。
究竟有无水指标?
那么,面对村民无水可灌的现实难题,相关部门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关键是我们的用水指标非常紧张。”兴隆乡党委书记田波告诉记者,近些年,全乡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而原先设计的渠道、泵站上水能力并没有相应增加,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固海扬水管理处只给老灌区分配了水指标,全乡16000多亩的“旱改水”地多数都没有水指标,这些地的灌溉用水只能是乡里将节余下来的水指标内部调配,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不可能都分配上。这一说法得到了海原县水务局副局长田兴明的证实,田局长表示,用水指标分配原则通常是固海管理处根据实际灌溉面积下一个总指标给各县,各县再分配到乡镇,由乡镇作计划分配到村,由于分给各县的总指标多年来不变,新灌区就没有水指标,这个问题“暂时无法解决”,只能通过作物结构调整、灌溉方式的转变以及季节分配等办法来节约用水,以节余出更多的水资源进行内部调配。海原县水务局党委书记马国忠也表示,目前海原县老灌区的面积已经从原来的8万亩增加到了14万亩,由于老灌区节水措施跟不上,分配的水指标只能维持这些区域的灌溉,导致节余出来的水资源很有限。田兴明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如果哪个乡需要增加用水量,必须由乡上打出书面报告进行申请,但他们至今并没有收到兴隆乡的用水申请。固海扬黄管理处灌溉调度科科长张天鹏同样表示没有见到过有关的申请报告,他称今年已经给海原县多分配了5000亩地的用水指标,以保障部分新开发的灌区用水。
对此,新生村很多村民发出疑问,国家既然花大代价对新生村的土地进行“旱改水”,那么为什么没有分配相应的水指标给新生村呢?
“我可以负责任的讲,只要是纳入‘1236’工程的,肯定有水指标!”自治区水利水电建设管理局建设管理处副处长高海林介绍,“1236”工程事先进行了统一规划,不存在没有水指标的问题,这件事可能是固海管理处、海原县水务局、兴隆乡政府以及新生村四方在协调过程中出了问题。与此同时,自治区水利厅灌溉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却向记者透露,当初实施“1236工程”时相当一部分区域并没有配套水指标,新生村可能属于这部分区域。
而对于村民们反映强烈的渠道质量问题,兴隆乡党委书记田波予以否认,他分析“可能与当地所处的黄土沉陷区土质差、地形陡有关”。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海原县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黑占文告诉记者,“1236工程”按每亩地290元的标准补助,包括水渠、闸门等田间配套设施和土地平整两大块,在全国范围内招投标,都有严格的程序,很少出现质量问题。不过他表示,新生村渠道竣工后相关部门只对干渠进行了试水验收,支渠和斗渠由于当时土地没有分配到户,为了方便管理直接移交给了村里,并没有按规定试水。至于具体的原因,他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实地察看分析,发现是谁的责任由谁来承担。
采访结束时,新生村村主任打来电话说,村民们希望水利部门想办法给村上淌一次水,让他们种点马铃薯之类的耐旱作物,这样土地至少不会抛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