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以苹果和葡萄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建设迈出新步伐。7月14日,宁夏林业局送上的一张最新“绿色成绩单”显示,历经短短数年间,目前全区经济林总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年产值达56亿元,60万农民从中受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探索现代林业的发展模式。近5年来,全区经济林种植面积平均每年以20万亩的速度向前发展。今年基地建设向产业大县、适生区集中,整村推进,规模发展,已新建枸杞、葡萄、苹果、红枣等经济林基地53万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林种植面积的飞速发展,除了自治区积极的林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期望与努力,还得益于外资、民资的不断涌入。据自治区林业部门不完全统计,眼下在我区外资、民资投入经济林建设的资金总额超过4亿元,催生了一大批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区。记者在青铜峡市瞿靖镇尚桥村金穗现代设施葡萄园区内了解到,该园区由青铜峡市红十月葡萄专业合作社投资2000多万元,所栽1000多亩葡萄进入盛果期后,不仅合作社成员年人均收入可达10多万元,同时还对周边乡镇群众起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治区林业局经济林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赵世华介绍,随着经济林基地规模的稳步扩张,各项指标一路飙升。全区年产各种经济林产品总产量已突破60万吨;枸杞平均每亩纯收入超过4000元,苹果、红枣、酿酒葡萄平均每亩纯收入均超过2000元,设施果树平均每亩纯收入超过8000元。“宁夏红”“西夏王”“茂源果汁”等企业品牌经过打造和培育,已在国内外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涌现出中宁的枸杞、灵武的长枣、彭阳的杏、吴忠的苹果等一批颇具规模、特色鲜明的产业大县。中宁县,枸杞、苹果、红枣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0%,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记者 高菲)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