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军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指示精神,组织驻宁部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宁夏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征程中,在塞上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壮美之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善若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盘山高,不如党的恩情高;黄河水长,不如军民情谊长……”这是镌刻在固原城头 “百井扶贫工程纪念碑”上的碑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年,为感激、纪念宁夏军区给水团在贫水区为回汉各族群众找水打井、解难救急、脱贫致富,西海固20万人民群众自发集资修建了这座纪念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南部山区水源奇缺、十年九旱。1996年,宁夏军区主动请缨,组织所属给水团承担了在西海固地区实施的 “百井扶贫”工程。春节刚过,给水官兵挥师南下。从此,井架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钻塔上的灯光在旱塬山闪烁不停……
打井苦。在贫水区、苦水区打井更是苦上加苦。寒流突袭,零下20多摄氏度,泥浆喷在钻台作业官兵的棉衣上,立即结成冰盔甲,手套与钻杆冻在一起,要用热水浇才能拿下来;盛夏酷暑,施工官兵住在低矮潮湿、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的蒸笼式帐篷里,苦苦煎熬。 全团官兵奋战300天,转战8县51个乡镇97个村,打成了日总出水10.4万立方米的甜水井100眼,解决了约20万人、20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灌溉了3.4万亩农田。施工中,全团官兵没有过一个星期天,没有一个官兵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西吉县伊斯兰教协会代表21万穆斯林群众致信党中央,感谢人民解放军给他们开出了幸福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彭阳县陡坡村是历来判定的“贫水区”,世居这里的回汉群众靠集流水生活,每逢大旱只能到10公里外的县城买水。2007年9月,宁夏军区组织给水团官兵苦战52天,打出了3眼甜水井。出水那天,全村男女老少敲锣打鼓,欢庆出水仪式。胡锦涛总书记在村民的感谢信上给宁夏军区给水团作出了“希望再接再厉,做出更大成绩”的重要批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宁夏军区牢记总书记重托,2008年2月,启动了新一轮“百井支农富民”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宁夏中南部地区打井170余眼。工程技术人员行程近万公里,跑遍了5市18县(区)68个乡(镇)的沟沟坎坎;为了不扰群众,打井官兵住帐蓬、喝苦水,风餐露宿;为了加快进度,作业分队三班倒,钻机昼夜连续运转。截至6月底,已成井136眼,解决了14万人、20多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起找水打井,宁夏军区陈二曦司令员有说不完的话题:“几十年来,我们发挥装备技术优势,帮群众解疾苦,为群众谋福祉,先后为山区找水打井954眼,有效缓解了70多万各族群众饮用水难题。同时,还完成了银川河东机场、银北中低产田改造、银西万亩荒地开垦、沙湖旅游区开发等20多项重点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和打井任务,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企业的广泛赞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绿染山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宁夏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包围,区内林草植被稀疏,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中部干旱带风沙灾害频繁,是全国生态问题最突出、生态系统最脆弱的省区之一。
宁夏军区紧紧抓区内地幅小、驻军较多,便于成建制大规模组织兵力参建的有利条件,采取集中会战、分片承包、义务植树等形式,打响了“绿化美化宁夏、建设第二故乡”的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个攻坚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2000年春季开始,宁夏军区配合自治区“大六盘经济生态圈工程”建设,组织固原、吴忠两地8个县的100个民兵连、12800名民兵,在长征古道、六盘山下、戈壁沙滩、荒山秃岭上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百连万人”南部生态建设大会战。完成荒山育林300多万亩,退耕还林(草)150多万亩,栽植防护林带1500多公里。参与建设的六盘山长征林、固原市黄峁山绿化、彭阳县小流域治理、海原县千亩枣林、泾原县万亩桑园,产生了很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红寺堡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在1999年建设初期,这里荒无人烟、风沙肆虐。10年来,宁夏军区持续组织协调驻宁部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在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打造“百里绿色长廊”生态屏障。广大官兵在主干渠道、乡村公路、田间地头植树130余万株,修建绿色通道80多公里,成片育林7200多亩,帮助建成了26条宽幅林带和桑树园、葡萄园、枸杞园、红枣园生态农业基地。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如今,这里已变成了来自南部山区24万移民的新家园,处处是一片繁荣祥和、充满朝气的欢乐景象。 tujian.org
石嘴山市是全国第一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该市星海湖湿地综合治理工程,是集蓄水泄洪、调节气候、提升城市形象为一体的重点项目。2003年,工程进入攻坚阶段,宁夏军区协调组织兰州军区援建工程指挥部、某工兵团、军区某步兵团和石嘴山预备役工兵团全力支援,开挖湖面8.2万平方公里、完成土方182万立方米,确保了工程如期完工。之后,持续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官兵环绕星海湖26平方公里宽阔的水域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当年污水沟今朝生态园。蓝天白云、宽阔湖面、草地树林、观光游人相互映衬,一派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生态环境治理,事关宁夏乃至西北地区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抓生态就是抓发展。”宁夏军区政委刘国祥这样概括生态环境治理。10年来,宁夏军区组织协调部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共植树1340多万株,整治绿色通道1000多公里,荒山育林300多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近l50万亩。已成区域规模的“解放军林”、“武警林”、“民兵林”,成为塞上大地一处处亮丽的风景。 tujian.org
播散火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把文明、富裕的火种播散在塞上大地的山山峁峁。驻守一方,情洒一方;驻守一方,和谐一方!”这是宁夏军区全体子弟兵的声音、也是他们的诤诤誓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用知识的火炬点燃希望之灯。2000年9月1日,西吉县下堡八一希望小学开学。在宁夏军区开展的“1 1”结对助学活动中,组织所属各团级以上单位帮扶一所学校、营以上干部帮助一名贫困学生,先后结对援助红寺堡移民开发区等42所小学。2008年,助一生活动向高中、大中专院校的优秀贫困生延伸,军区师以上干部与48名大学生、高中生结成帮扶对子,资助完成学业。10年来,先后援助贫困学校127所,建设希望小学7所,捐赠图书8万多册、文体器材3190件(套)、电化教学设备200多台、桌凳2000多套、学习用品15000多件,资助贫困学生3万多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原县原九彩乡马湾村是个纯回民村,地处偏僻,许多群众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作为固原军分区的定点扶贫点,1999年开始,他们主动化缘,筹集40万元资金,建起了学校和粮油加工厂,为几户特困户建起了房屋,并开展科技扶贫下乡进村活动。2002年,马湾村实现整体脱贫。 tujian.org
这只是宁夏军区实施“百村千户”扶贫帮困活动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宁夏军区先后协调组织驻宁部队和所属军分区、人武部,采取定点帮带、对口支援、科技扶贫等形式,对100个贫困村和1000户年收入千元以下的老红军、老党员、军烈属、五保户进行了重点持续帮扶。累计捐款捐物价值1000多万元,帮助引进发展项目30多项,举办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班300多期,医疗群众5000多人,赠送药品600多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兵预备役人员既是连队骨干,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人。从2005年起,固原军分区按照“培训、管理、服务、解难”的模式,在政府有组织劳务输出中成建制组织民兵外出打工,实现了民兵增收与“组织、军事、政治”三落实双赢。沙坡头人武部组织引导民兵开发种植硒砂瓜,建立基地13个,形成了“特色产业联成片,片片都有民兵干”的生动格局。银川警备区在城市民兵和预备役中深入开展“一兵建一岗、一连兴一企”活动,引导民兵、预备役人员立足岗位进行技术革新、科技攻关,600多民兵成为企业岗位标兵,40多个连排成为带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民子弟兵最爱是人民。2005年11月初,平罗县高仁乡境内黄河发生大面积塌岸险情,危及几千亩良田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险情就是命令!宁夏军区迅速调集近千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抢险之中,搬运四面体、扛运沙袋、封堵决口,战胜洪魔。像这样组织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出动兵力1万多人次、机械车辆700多台次,参加抗震、抗旱、防洪、救火、抗击冰冻雨雪灾害等抢险救灾30多次,挽回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几年,宁夏军区还拓展双拥共建领域,广泛开展平安村镇、平安社区、平安寺院创建活动。他们会同自治区文化厅、卫生厅在南部山区建立计生科普文体大院25家,协调军地文艺团体深入农村演出节目60多场次,积极传播优生优育常识、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讯员 袁宜京 高智 曹力 张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