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昆仑玉是我省独有的优势资源。在去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青海昆仑玉被镶嵌在奥运奖牌之中,这无疑大大树立了青海的形象,提高了昆仑玉的知名度。但在奥运会商业“金牌”竞争中,青海昆仑玉不仅没有像一些国内国际大品牌一样闪亮登场,连新闻报道中“奖牌用玉出自青海”这样的字眼也不多,在这场全球最为瞩目的商业竞争中处于下风。这固然与广告策划中资金投入量有关系,但更与相关部门、一些企业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有关系。作为相关部门,在奥运会——这个树立品牌的竞技高地上施展能力、有所作为的意识不强,形成的合力不足;作为大多数业内企业和经营者,忙于在价格上涨的博弈中赚取眼前利益,缺乏对昆仑玉品牌发展战略的思考和全力投入。 tujian.org
在昆仑玉产业发展中,应清醒认识当前的产业现状和竞争形势。根据2004年颁布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所有理化性状为透闪石、颜色洁白的玉料”都可以称为“和田玉”的界定,和田玉、昆仑玉乃至部分俄罗斯玉、阿富汗玉可归为同一范畴。尽管我省在2008年2月颁布了《昆仑玉地方标准》,但业内部分人士仍然对“昆仑玉”的定名持有异议。同时,昆仑玉还面临着与和田玉、蚰岩玉、独山玉、云南玉等国内诸多成名玉种的激烈竞争。从省内来看,不少业内人士总结为:人才稀缺,导致设计研发弱、雕刻加工弱、市场推广弱;投入不足,导致培训体系单薄、装备水平低、品牌化发展能力弱;多头管理,导致开采数量大、原石交易多、粗制滥造多、假冒伪劣多。尽管一些具有远见的企业正在实施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战略,但总体上看,昆仑玉产业缺乏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加工传统支撑,也缺乏精工良作、现代化营销发展态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经委在大量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起草的《青海省昆仑玉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确立了昆仑玉产业发展思路,即:形成“一线两地三带多向”的产业布局,在开采业使用新工艺并形成年度开采数量确定机制;原石交易逐步形成拍卖机制;加强人才培训,大力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设计研发能力;打击假冒伪劣,坚定不移推进品牌化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意见,为实现昆仑玉产业的科学发展,我们建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尽快规范开采秩序,科学有效配置资源。玉以稀为贵是数千年来玉石业发展的规律。据业内统计,目前在格尔木地区至少有11个开采矿点,其中具有玉石开采许可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余均以大理岩、蛇纹岩名义进行开采。国内曾有玉石专家撰文指出收藏青海昆仑玉的高风险性,其依据就是大量的、无序的、不加限制的开采局面。因此规范开采秩序是当务之急,可采取以下思路: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以投资能力、加工能力、品牌推广能力为主要内容确立开采业的准入条件和前置审批程序,对目前所有涉及玉石开采的许可以招标方式进行重新登记,以收合理、科学配置优势资源目标之效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尽快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营造品牌发展氛围。在规范开采秩序的基础上,一是由政府部门牵头,相关团体、业内人士(含开采者、加工者、经销商)参加,共同讨论和确定年度开采数量,由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执行;二是所有原石交易均采取拍卖方式;三是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力度,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并由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和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四是加大政府推广力度。结合昆仑文化,丰富昆仑玉内涵,以青洽会、环湖赛等重大节庆活动等为平台,以邮品、奖品、旅游纪念品等方式,大力宣传昆仑玉,把昆仑玉打造成玉器行业中的全国性高端品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尽快提高加工水平,夯实品牌化发展基础。一是加强职业培训。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或校企联合办学,通过企业自主培训、行业组织培训、政府帮助培训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尽快提高我省玉石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二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培育和扶持一批设计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品牌实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加工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与专业厂家、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措施,形成格尔木以开采业为主,并推动格尔木、西宁成为集学术交流、科技教育、文化传播、贸易展览为一体的原石和成品集散中心,在格尔木、西宁以及省外建立昆仑玉研发加工基地,在省内外乃至国外发展多向高端销售网络,实现产业间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作者:孙世成 马登洲) tujian.org 策划宝玉石风险交易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