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起,我省每五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表彰大会,每年设定一个月为民族政策宣传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把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月活动提升为全省性活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并在实践中实现了三个明显转变,即由单一的宣传教育向抓团结求稳定促发展转变;由阶段性的工作到系统性全面部署的转变;由统战、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牵头负责的单打局面向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转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把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阔步前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省13个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州(县)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散居地区民族乡的乡长也由建乡民族公民担任。 tujian.org
我省通过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下达专项指标,面向社会吸收录用少数民族干部;大中专院校对民族考生实行同等条件优先录取和放宽分数线的政策;部分院校举办民族预科班,对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实行定向招生;通过民族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通过党校和行政学院,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等。重视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培养,通过立法和制定措施来保证少数民族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使少数民族干部成为我省干部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在注重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增长的同时,我省还特别重视队伍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加强理论培训,另一方面重视实践培养,通过东西部对口支援和选派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使少数民族干部开阔视野,提高了宏观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0年以来,在全省高层次人才培训工程中,送到省外培训和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占培训总数的30%左右,为全省6个民族自治州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启动实施了《一年一千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训工程》,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占累计培训乡镇专业技术人员人数的45%左右。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也做了多方面工作并给予了适当的政策倾斜,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在近年内得到初步解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截止到2008年底,全省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少数民族人才占全省人才总数的28.66%;少数民族党政人才占全省党政人才的27%;少数民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同类人才的9.2%;全省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占全省同类人才的30.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此同时,设立了少数民族语文工作机构,民族地区的各级国家机关同时使用少数民族和汉语文两种语言文字,并按照“自愿选择、分类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的民汉双语环境”的原则,在民族地区开展传统通用民族文字的学习使用工作;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了较大发展。制定职称评定和公开考录优惠政策,对六州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申报和评审中免试外语,对报考州以下职位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加分照顾,对青南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免试计算机,并试行了笔试和面试采用少语问答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认真解决影响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倍加珍惜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不断加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认真解决影响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散杂居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的突发事件,对伤害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严肃从快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先后妥善处理了一些伤害少数民族感情和风俗习惯的事件。加强对清真饮食业的管理,积极宣传贯彻《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依法管理清真饮食业;二是对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适时做出安排部署,及时调查了解,掌握动态,积极做好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的思想教育工作,掌握工作主动权;三是定期排查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事发当地;四是为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进城打工、就医、旅游等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服务,尽量给予帮助,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城市少数民族的联系。增强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鼓舞了各族干部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的干劲,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在我省得到切实保障。一是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信仰自由权利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调动了信教群众投身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宗教事务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宗教事务条例》以及配套法规得到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于2009年9月1日正式施行。三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揭批达赖集团反动本质不断深入人心,藏传佛教爱国力量不断壮大,社会稳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随着《青海省穆斯林朝觐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朝觐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穆斯林零散朝觐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平安寺院”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宗教团体建设、寺院民主管理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寺庙内部管理、民主管理不断深得人心;五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步伐得到加快,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明显发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 tujian.org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tujian.org
省委、省政府不断研究制定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2005年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高度关注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通过引进资金、架桥铺路、扶贫济困、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多种帮扶渠道和方式,积极为基层和各族群众办实事、好事。 tujian.org
民族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全省有专设的民族学校1423所,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52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48.46%。其中,高等院校中有少数民族本专科生1.1万人,大学预科生749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数的36.54%;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民族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4.5年;青壮年非文盲率比“九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达到93.4%。每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明显提高,其中海西州427人、黄南州227人、海南州202人、海北州172人、果洛州135人、玉树州77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大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县、乡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体系和民族地区地方病、传染病等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各族群众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大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全省民族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县县有“两馆”目标,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6.5%和92.5%。实施民族优秀文化“振兴工程”,挖掘、保护、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承办好少数民族重大文体活动。(作者:孟军 李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批优惠产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