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趁着休息日,记者回了一趟老家——门源回族自治县阴田乡上阴田村。人还未到浩门镇,记者心里就七上八下,因为从浩门镇通往家乡的路况特别差,以前惟一通行的一辆大客车时好时坏,担心能不能赶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真没想到,刚到浩门汽车站,就听到“阴田、阴田”招拦客人的吆喝声,迎着吆喝声走过去,马路边等候着几辆贴有“阴田—浩门”的标志的大发、夏利等客车,正招徕客人,原来交通不便的家乡,也通上了出租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的家乡位于离浩门镇20公里外的南山角下,北临滔滔浩门河,南依巍巍达坂山,通往县城惟一的通道是几百年来人们沿着浩门河岸踏出来的羊肠小道,每遇雨天,山上滚下的石块不时把人“砸”下路边的浩门河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惊喜中,热情的司机把记者“抢”上了他的大发车,记者看到几位同村的乡亲,寒暄问候之后,迫不及待地打听起了通往家乡的路况。开车的马师傅高兴地说:“看来你没有回家几年了,你放心,这条路已经铺上了柏油路,不到半小时,你就可以到村里了。”大家的笑声中,70岁的马大爷捋着胡须回忆说:“以前,这条路把我们害苦了,上县城,除了骑马骑驴外,大多数人靠‘双腿’,20公里的路程,不走上一天才怪呢。 tujian.org
好多老人、妇女一辈子也没去过县城。”“可不,以前是想都不敢想。那时出门哪里有班车,一般都是家里人用马车、手扶拖拉机送到县城,然后坐班车走的。后来,虽说通了一辆大客车,但都三天两头坏,大多时间还是靠驴马,那时候真羡慕人家城里人。”提着行李包打工回来的马儿里,便接上了话头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家乡的变化,也就发生在近几年。先是政府投资,铺通了家乡至浩门镇的油路,随后善于抓住商机的精明人,就买来客车,跑客运。再后来,好多人都加入了客运的行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大叔接过马儿里的话题感慨地说:“现在可好了,从2007年柏油路从县城一直通到家乡,而且每天10多辆客运车,往返在这条路上,如今咱农民出趟门儿也跟城里人搭公交车一样方便了,车辆通到家门口,坐车只需招招手。”王大叔的最后一句顺口溜引得车里人哄堂大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家的谈笑,勾起了车内60多岁的张家奶奶的悲伤,她悄悄地拭着两眼。同车的人都明白,早在十几年前,张奶奶年仅20多岁的二儿子就在这条路上,赶着驴车走亲戚时,被从山上滚下的石块,连人带驴车推到了浩门河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大家在替张奶奶惋惜的同时,也暗暗为今天的变化而高兴。为了转移张奶奶的悲伤,开车的马师傅,打开车内音响,放出了《我的缘啊在门源》歌曲,把大家的思绪引到对美好家乡的赞美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发车在轻松的音乐声中走走停停,上车下车的人们在忙碌中享受了交通给大家带来的便利与喜悦。(作者:王志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柏油出租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