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3.79万个。尽管略低于去年同期,但这一数字超过了年初制定的计划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依循“1 3”特别计划的思路,上海不少区县和相关条线都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着手启动了各自的就业援助计划,特别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下,就业援助的思路,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上,都在不断拓宽。
改变对就业“时间维度”的认识
不久前,在宝山区的动漫衍生产业园里诞生了上海首个“学士后工作站”。应届大学毕业生只要专业对口,就可以接受与动漫产业相关的专业培训并参加职业见习,每月还可获得政府提供的500元见习补贴。“学士后工作站”是上海青年职业见习计划的一种“衍生品”,不但能通过延长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时期来缓解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难,而且是解决青年学生学习与实践脱节问题的一种探索。
改变对就业“时间维度”的认识,正成为就业援助领域的一种新思维方式。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本市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屡屡建言鼓励“兼职”和“短工”等灵活用工方式。特别是致公党市委和民建市委都撰写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分析了当下市场上面大量广的“短工”、“兼职工”需求,以及此类新型就业方式的现实困境。一些区县则开始在实践中鼓励灵活用工,其中,普陀区把“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审批期限从原来的3个月延长到了1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思维方式并不仅仅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它还丰富了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民进市委表示,跳出“工作8小时”的框框,就可以丰富城市的职业品种———“时间可以换来空间”。
扩充对就业“空间维度”的认识
扩充对就业“空间维度”的认识,也是拓展就业岗位的新思路。目前,上海已出现了公务员、事业、企业之外的“第四就业空间”———社区岗位。普陀区今年已为青年提供社区公共管理服务见习岗位300余个;杨浦区今年年初向大学毕业生推出的100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中,半数以上是社区居委岗位,其他岗位则来自各街道、镇的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卫生中心和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及各委、办、局所属事业单位;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村官”选拔也吸引了大量大学生,日前,一批大学生“村官”已到崇明“上岗”。而市政协在有关拉动内需的调研中,看上了社区服务业的潜力,“单单家政市场,需求就约为供给的3倍———社区服务需求的增长势必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将眼光扩展到传统就业空间之外的同时,还可通过“精耕”既有企业和机构的用工需求,提高用工方和求职者之间的匹配度,提升就业成功率。长宁区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物业、电信、物流、会展、IT等客服岗位的办公环境与白领相似,且进入门槛较低、无需工作经验,薪资水平的提升空间却较大,比较符合青年大学生“体面就业”的需求,同时也符合长宁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便尝试开拓“准白领”岗位。去年下半年以来,共开发岗位5440余个,录用青年2389人。“学实活动”进一步打开了他们的思路,今年,长宁区立足打造“长宁客服招聘和流通中心”,通过与行业协会和大型知名企业签订代理招聘协议、开展定向培训、建立人力资源库、成立客服岗位代理招聘小组等方式,全力开发“准白领”岗位。今年1-4月,便开发了1835个客服岗位。
调动市场力量开发就业岗位
岗位,归根结底来源于市场;因此,开发岗位,政府要善于调动起市场的力量。
"学实活动"中,改变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帮助不少区县探寻到了释放用工需求的"新维度"。在普陀区,区劳动保障部门主动介入招商引资,建立起了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创造就业岗位评估机制;针对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劳动保障部门还将专门制定人员需求、人员储备等专题规划,并建立劳动力就业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招用工手续办理、就业政策咨询等前期服务。宝山区则把服务重点聚焦在"信息"上,他们通过把公共招聘网延伸到街道,实现岗位资源共享,使人岗匹配成功率从去年的18%提高到23%。调动市场力量发掘岗位,"创业带动就业"是一条"主干道"。不少区县不但通过创业贷款贴息、小额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对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而且建立起提供综合服务的开业园区。启动较早的普陀区目前已有4个开业园区,总面积达6800平方米,扶持发展了389家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和微小型企业。正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的开业指导活动则把扶持力量用在了"软件"上。长宁区已在东华大学创建全市首个大学校园开业创业辅导站,两个多月来,共组织包括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在内的19人次专家向65名大学生开展了6次辅导,内容从创业方案设计、怎样获得资金、如何规划项目、如何确定经营场地、如何市场定位到公司管理、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甚至领导者魅力养成,涉及企业生存成长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长宁区还推出了"长宁青年创业援助卡",目前已有9名持卡人获得了进一步的创业指导和优惠服务。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