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9时30分,80多岁的读者老庄就已经在上海图书馆一楼A区近代文献目录大厅里来回走了好几遍,正在这里展出的“端午民俗文献展览”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十几个玻璃展柜里,一本本纸角泛黄的珍贵文献,诉说着端午的“魂归来兮”。
老庄叫庄无我,抗战时曾居重庆,眼前的展览勾起了他半个多世纪前在重庆过端午节的记忆。老庄说,除了回忆,展览中很多没有听过的“新端午故事”也深深吸引他。兴起时,他还为记者“客串”了一回解说员。
起源早在屈原之前
端午习俗并非因屈原而有?没错,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端午传说。其实端午起源早在屈原以前。这次展出的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认为:古代吴越地区“龙”部落在五月初五举行图腾祭祀,赛龙舟等活动与此相关。农历五月春夏季节交替,毒虫出没,人易患病。插菖蒲、系五色丝带均为保健、驱邪之用。
粽子的起源也很早。先秦时期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角黍”,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吃粽子为纪念屈原的说法最早出自南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习俗乡情逐渐远去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很多端午习俗逐渐不为人知,比如“斗草”游戏。老庄对此记忆犹新:“我们叫斗蟋蟀草,小孩经常玩的,现在都没了。”
老庄不能忘怀的还有重庆过端午的热闹氛围:知识分子在茶馆聚会,江中龙舟纷纷竞渡。端午历来不乏文人抒发雅兴,这次“文献展”中展出了《全宋词》中46位词人的67首端午词,其中文豪苏轼曾在端午前一日作一阕《浣溪沙》:“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剑挂绿云鬟”等句,展现了当时的端午节俗。
本埠端午独具特色
上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端午乡俗,恐怕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展柜中有一幅清末上海的钟馗赛会图:一男子饰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全副仪仗穿行街市。钟馗画像作为端午的一个标志频频出现在当时上海的画报、漫画中,可见其大受欢迎。
开埠后的上海,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端午民俗悄然发生变化,端午节已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也是一个体育竞技的节日、社会交际休闲的节日。老庄觉得,在内陆地区比如四川,节庆的古风保留较好。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节奏快,很多民俗正在消逝。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端午民俗馆藏文献展”将从5月28日持续到7月,在上海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