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浦江镇作为世博动迁居民的主要安置点,到2020年将接纳50万居民。从市区搬到郊区,很多居民最担心的问题不外乎:平日看病方便吗?孩子读书有好学校吗?今年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项目,在浦江镇正式启动建设。到2011年,拥有600张床位的仁济南院将正式运行,仁济所有特色科室都不会“缺席”。而名牌高中向明中学(浦江校区)将在今秋正式招生。今后,孩子上学不必到中心城区了。
像仁济医院、向明中学这样的优质民生资源,走进浦江镇开出了“连锁店”。
居民未到校院先开
优质资源“连锁店”,不仅出现在浦江镇。
近年来,随着申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布局也在调整之中。而今增加优质民生资源,政府一改过去被动补位做法,“居民未到、学校医院先开”,预先布点,满足民生需求。
郊区三级医院的设置,引入品牌实现“连锁”成为主要做法。这些年来,中山医院在青浦开设分院,市一医院在松江新城设立南院,曙光医院迁建到浦东张江地区,儿科医院迁建到闵行古美地区,市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中心迁建到金山地区,让居民实现了入住即享名医诊疗服务。
名校扩展同样如此。早在2007年,闵行区教育、发改委、人口等部门便制订了2020年闵行区社会事业布局规划,按小区建设、学龄人口的变化等因素,按部就班逐步推动学校配置。如今,闵行区配套的荷花池幼儿园、黄浦区一中心世博小学、向明中学分校等已提前到位。
优质民生资源的输入与地域发展相辅相成,居民享受到了名师教育、名医诊疗;而拥有名校名院的地块,也因为资源的配置到位成为“卖点”,引入更多居民前来安家落户。
名师名医流动共享
品牌资源到郊区开“连锁店”,如何保证品质不走样?
提升软件能级,名校的“连锁模式”多种多样。除了合办分校、输出名校品牌外,委托管理,堪称创新“软流动”的方式。委托管理由政府埋单,将薄弱的农村学校,委托给中心城区优质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管理。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今,申城已有20家中心城区名校、专业教育机构的名师资源,输出到20家郊区相对薄弱的学校。
独特的管理模式,令软投资带来硬成效:虹口区海南中学托管崇明向化中学后,合办各类兴趣小组,一年中获得四个全国奖项、五个市级一等奖。从去年中考看,金山区廊下中学、兴塔中学、吕巷中学等都有大幅进步。南汇三灶中学等还出现了学生回流,原来不足2个班,现已扩展为5个班。
在郊区“连锁”的三级医院内,专家、专科门诊都不缺,医生的诊治水平也在带教中迅速提升。中山医院明确规定:本院知名专家教授定期前往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问诊,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带教;所有年轻医生均须前往青浦进行轮转。青浦分院的医护人员每两周一期,进行医疗理论学习和培训,有效提高了整体素质。而今,青浦分院已初步形成了以本科生为基础、研究生为核心的医师队伍,让当地人不出远门就能看得好病。
“连锁”城乡均衡资源
民生资源主动布局的实践,为申城优化教育医疗资源结构提供了成功经验。未来几年,上海的民生资源均衡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介绍,至2012年前,除仁济医院“落户”闵行区浦江镇,浦东新区将引入长征医院,南汇区临港新城引入市六医院,华山医院在宝山区顾村镇建院,瑞金医院也将走入嘉定区。崇明县中心医院、青浦区中心医院、奉贤区中心医院三家二级医院,则将改进提升,成为三级乙等医院。这样“5+3”的布局,将使上海郊区的每个区县都有一所三级医院。家住郊区的居民,一小时内便可前往大医院就诊。
在教育的蓝图上,未来三年内,赴郊区支教的中心城区教师数量将翻番。在扩大郊区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将有三大举措。一是迁建优质学校到郊区,计划3年内搬迁上海师范大学附中到浦东三林地区。二是举办分校,在南汇区临港新城举办上海中学分校,在浦东曹路镇举办建平中学分校,在闵行紫竹园区举办华师大二附中分校。三是增加郊区优质高中数量,在青浦区、浦东新区、宝山区、松江区建设并命名若干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充分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