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小李,昨天兴奋不已:在学校推荐和校友帮助下,他与一家贸易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我父母待业在家,家里经济拮据;如今我找到了工作,就能成为家庭顶梁柱了!”
签约仪式是在校内一个专场招聘会上举行的。上海理工大学为了助推就业,广泛挖掘校友和家长资源,邀请了108家由校友和家长联系来的企业到校招聘,招聘岗位涵盖制造、金融、传媒、服务、食品等行业,与上理工专业特色的契合度高,岗位需求达1200余人。上理工南京校友会组织了5家企业来招聘,带来了20多个岗位,有些企业老总还亲自“坐镇”,“这些岗位经过企业挖潜得来,都是‘实打实’的。”
此次招聘会,重点是为就业“双困生”创造机会。所谓“双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据统计,上理工目前有六七十名“双困生”。这些学生承担着比同龄人更多的责任,更渴望得到一份工作为家庭和社会尽责。因此,助推这些学生就业,成为上理工近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点。
昨天的招聘会上,一些“双困生”在辅导员老师的陪同下来应聘。此前,他们大都参加了许多场招聘会,投了数不清的简历,没有回音,或是参加面试屡屡被“刷”,自信心受挫。因此,老师在招聘会现场给他们打气。有的学生原先就业目标定位太高,老师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对照岗位要求,进行现场指导。汽车专业学生小赵,接受了一家网络公司的现场面试。面试中,公司招聘人员发现,小赵虽然实践经验不足,但有潜质,所以决定让她在客户服务岗位上试一下;在小赵看来,公司开出的起薪1500元,不算高,但有了工作机会,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也能为家庭分忧。因此,双方当场签订了就业协议书。
“让大部分‘双困生’在离校前基本落实就业、见习岗位”,为实现这一目标,上理工要求各院系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对这批学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各项就业政策,协助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切实帮助学生尽快落实岗位。对成功帮助困难学生就业的干部或教师,学校给予专项表彰和奖励。学校还给予每一位“双困生”500元补贴,资助他们到长三角地区求职;凡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的,学校给予每人800元奖励,用以补贴就业后生活安置费用。
学校承诺,对于离校时仍未落实就业和见习岗位的“双困生”,学校将一如既往给予帮助,“一对一”帮扶措施依然持续,老师将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岗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