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施工单位在南京东路外滩段竖起施工封闭警示牌提醒游客。 任国强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世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2.6公里的外滩中山东一路,面临诸多难题:本市最繁忙的交通要道、标志性观光景点、周边历史建筑多、地下管线繁杂……要做到“一边施工一边保畅”,困难重重。市领导曾形象比方:外滩通道工程,相当于“心脏搭桥手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乎不可能做到的畅通,却在建设者和交管部门的精心设计下做到了。
从2007年7月开工至今,无论是外滩“第一弯”匝道的拆除,还是外白渡桥的整体迁移;无论是现今吴淞路闸桥的逐步拆迁,还是中山东一路的路面、地下施工,外滩通道基本没有发生过大面积长时间拥堵。这与建设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35天和3小时
记者在福州路外滩看到,一座结构简单的钢板天桥上,游客熙熙攘攘,桥下车水马龙,不啻为外滩通道施工路段上的一道风景。
建设者告诉记者,北京路至新开河地下通道施工时,原计划取消所有的人行过街通道。然而,800米长的人行道,几乎涵盖了外滩观光平台的大部分区域。游客过街怎么办?
为了不影响游客观光,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决定投资200万元,造一座人行天桥。
然而,人行天桥的位置选在福州路外滩,又遇难题。天桥虽是临时的,但面对每天数以万计的客流量,必须宽敞、坚固。天桥的桩基打在中山东一路的车道上,打桩必然影响交通。施工方巧打“时间差”:白天在路面架设钢板,保证车辆通行,夜半车流稀少时开始施工。就这样“戴着镣铐跳舞”,一座人行天桥只花了35天就交付使用,比常规施工快了整整1个月。
今年5月1日上午,黄浦交警发现,与宽8米的人行天桥相连接的福州路通道只有1.5米宽,旁边还有一座挖开的基坑。假期游客如云,这样的“瓶颈口”无疑是个大“堵点”。交警紧急与施工方联系,在3个小时内,基坑被填平,通道拓宽,人流得以顺利通行。
项目经理的换位思考
“盖挖法”,就是在地下工程的上方先建成一层钢筋水泥“盖板”,使车辆在“盖板”上照常行驶,而地下挖掘照样进行。“翻交”,指的是在施工路段之间重新调整交通组织,使其更加合理。这两个名词,是外滩通道南段项目经理张湧一年多来工作的“关键词”。
广东路由西向南右转施工时,为了保证外滩3号、5号等营业性场所的正常营业,施工人员采用“盖挖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车辆的通行要求。工期虽由原本2个月增加到3个月,投入增了一倍,但他们毫无怨言。
每次“翻交”,张湧总有“三部曲”:先做好施工时道路方案的“初稿”;然后与交警路设专家现场讨论;待交管部门认可,再自己开车绕着工地反复查看。黄浦交警支队路设民警周卫平告诉记者:“他总想着如何从自己的施工场地内再抠出一点地方给交通。这样的换位思考,太难得了!”正因为工作细致,施工单位近两年来没有接到一起投诉。
“一鸡两吃”借道
行人过街解决了,市民乘车怎么办?外滩通道工程涉及23条公交线路,包括42路、71路、55路等7座公交终点站。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必须对这些线路进行调整。42路终点站原先在广东路外滩,附近路面开挖,公交势必让行。如何让市民在短时间内接受改站?建设方多次实地乘车体验,最终将临时车站设置在42路必经的汉口路外滩。这样的“微调”,让老乘客跷起了大拇指:“阿拉勿要记新的终点站,走到老站只要一歇歇辰光。”
边施工边通行,“通道”会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变化。为了尽可能多地把路面留给社会车辆,建设方想出了“一鸡两吃”的“借道法”。如中山东一路新开河至延安东路段,东侧施工,西侧车辆通行。施工车辆进出势必占用车道,因此,建设者在自己的施工区域内搭建一座“栈桥”,既解决东面施工时施工车辆通行,又可以在第二阶段施工西移时,把这座“栈桥”开放给社会车辆通行。“一桥两用,不但有连贯性,也使得栈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采访中,记者不时被建设者的智慧和真心为民的好作风所感动。交通排堵,太需要像这样来自社会各方的合力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