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实现现代发展的一面旗帜,也是学校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主流方向。
浦东开发开放19年来,始终将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引领教育发展的重要航标,作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义务教育的重要指标。
浦东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新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5所,学生数17.6万人,义务教育规模占全市六分之一。在调整区、镇两级管理,实现管理体制一体化后,新区义务教育城郊均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曹锡康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加快浦东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新区以创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为切入口,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切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新区从2006年2月起全面启动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努力打造“具有开放、多样、优质特征的‘浦东教育’品牌”。
这里,我们展示一批浦东新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创建特色。
以德育为先:把做人教育落到实处
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启蒙做人,将人的德性品行培养放在首位。
开发主体性德育校本课程
浦东南路小学将主体性德育校本课程的再实践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口,以主体性德育理念为基本建构思想,以德育为中心,将校园文化、教育基地和各类德育活动纳入校本课程的范畴,结合本校的军校传统和德育活动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的“主体性德育”校本课程,如“浦南海鹰少年军校”,形成了“时令与节气”、“生存教育”、“现代小海军”等专题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校本课程。
实施主体教育实践模式
北蔡镇中心小学在“活动———发展”自主教育实践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二期课改理念下的学校自主教育课程形态,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渗透、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构建等素质教育内容的实施,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活动自主、生活自理、服务自觉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自编法制校本教材
杨园中心小学实施以“小学法制校本课程的实践和研究”为重点项目的素质教育实验方案,建立了相关科研项目,自编了法制校本教材《与法同行》和评价手册《雏鹰学法争章手册》,通过创设法制教育环境、小学法制课堂教学、设立“模拟法庭”等途径,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形成公民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类课程渗透生命教育
育童小学在三类课程建设中渗透小学生生命教育,在基础型课程中,结合显性学科、隐性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注重课内体系的研究,强化学科渗透,着手编辑《基础型课程渗透生命教育案例集》。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建设中,适时开发生命教育课程,如《心灵驿站》、《快乐晨练》和《DOREMI小舞台》等。
学会感恩承担责任
德州中学学校以“感恩”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认识父母养育的艰辛、老师对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无私的教诲、他人的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激发感恩情怀,引导学生懂得在感恩中承担起责任。
学校道德场构建与实践
洋泾东校在区重点课题“学校道德场构建与实践”引领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围绕“师资建设”、“体教结合”等子项目进行实验。
以发展为重:构筑智慧学习新途径
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文明教化的过程。而培养学习的智慧极为关键。
优化全方位学习环境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秉承“学校是每一个孩子生动、和谐发展的快乐家园”的理念,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全方位学习环境。开放性阅读、生活化数学、母语化口语等丰富多样的课程成为孩子汲取文化的智慧天池;乐器、舞蹈、合唱、排球、书香俱乐部等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健康优雅成长的“维生素”;环保护河队、红领巾考察团、阳光之家志愿者服务队等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成为学生丰富知识结构的“新天地”。
拓展跨学科项目学习
东方小学依托市级课题《跨学科项目学习的实践与开发》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深化,以实验项目《建设跨学科项目学习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为任务驱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尊重师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成为师生智慧共生的过程,夯实了学校特色的发展基础,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浦泾中学积极推进实验项目“主动学习,和谐发展”,以“五自教育”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培养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引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以特色构建为动力,积极深化艺术教育特色,并使心理教育、行规测评等工作也成为了学校新的亮丽风景线。
学生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南校努力践行“让每位学生都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学习,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学校以二期课改为依据,以“基于脑认知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为抓手,开展一系列教学展示、教学有效性学术讲座等研究活动,并“两纲教育”为德育课程开发的重点,逐步构建教育内容分层递进、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相互联动、学校、家庭、社区横向贯通的德育课程体系。
让小学生有目标性地学习
浦三路小学通过“小学生目标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素质教育实验项目的开展,学校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了有目标地学习、有目标地生活、有目标地做人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过程,学会操作方法,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积极性增强。通过一年的项目实施,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推进。
提高教学实效
新时代小学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估、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将评估设计提前在备课之前。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源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将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评估的设计必须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发展
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以《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素质教育实验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校分别搭建了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研究性网络平台、主体评价性网络活动平台;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新模式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建设了相关的资源库,并进行了相关平台的校本培训课程。
以特色为径:开设学校多元化发展项目
素质教育是要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芭蕾教育与寄宿生活相伴
新世界实验小学以芭蕾教育和寄宿为主要特色的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在“关注人的社会化发展,让生命充满时代气息;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让生命充满人格魅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将艺术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舞益智,以舞怡情,以舞育人。学生们住宿在校,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起居、学习生活,锻炼了自理、自立的能力。
书法之基与文化之苗相融
塘桥第一小学普及书法技艺学习,品味书法艺术精神,感悟书法文化精髓。追求书法推进教育独特发展的目标意义。搭建自主、互助的社团活动平台,在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中,改善教与学的方法,开拓具有学校自主意识的发展途径。“塘一校园,书香门第”,“塘一学子,知书达理”。
民乐团与舞蹈队相携
凌兆小学艺术教育是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拳头”产品:“童之梦”民乐团获得区学生艺术团民乐三分团的荣誉称号;获得上海市第四届学生艺术节一等奖;获得上海市学生音乐节二等奖、今年一月在长三角地区民乐展演中荣获春苗奖;2009年一月受特邀参加了新区迎新音乐会。“小松鼠”舞蹈队两次获得二等奖;戏剧组获得一等奖。
艺术与体育项目相长
罗山中学坚持“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艺术活动,塑造学生人格的健全。积极开展美术、书法、摄影、剪纸、陶艺及铜管乐队等各类艺体活动和艺体教育,由点向面推广,先普及后提高,开展审美教育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教育之路,以提高学生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中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拥有一个有创意的成长历程。
艺术与体育相辅相成
上南东校加快教育创新和改革,形成了艺术(舞蹈、合唱)、体育(木兰拳、乒乓)的办学特色。经过几年努力,作为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连续获得市金孔雀舞蹈节二等奖、区特等奖;市集体舞二等奖;国际木兰拳比赛第一名;市乒乓锦标赛团体第一名等荣誉。
以和谐为要:完善新型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的落实,有赖于完善师生关系。
打造“三喜爱”教育
洪山中学开展了“让学生喜爱老师,喜爱学习、喜爱学校”的“三喜爱”教育,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她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需要落实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身正为范,弘扬爱岗敬业精神: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中喜爱老师。学高为师,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的成功中喜爱学习。人文为先,打造和谐温馨校园;让学生在多彩多姿的校园生活中喜爱学校。
师生平等对话
上南二村小学坚持“平等对话、主动合作、积极创生”的办学理念,重建师生关系与学校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学校办成师生成长的乐园。
构建具有“互信、互动、互爱”为特征的对话教学模式,倡导教师蹲下来,倾听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师生的心灵在对话中碰撞,在碰撞中达到和谐,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探索促进师生发展
孙桥中学以探索促进师生发展的校本化课程作为深度践行素质教育的基点,激发了教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发展有了更细致更真切地理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度;多样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仅让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种自觉,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助推不同层面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学校特长“跳踢拍”项目成为学校特色项目。
学生合作素质的培养
御桥小学学校以“共创每个孩子美好明天”为办学使命,全力打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师文化和“健康、快乐、共享”的学生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制定了《多元合作,整体发展》的新四年发展规划,并将“小学生合作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项目。
以开发为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中,开发学生潜能是重要方面。
主题活动促进个性发展
莲溪小学开展了“以主题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系列研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以教学研究、班队活动、校本研修、三类课程的落实等常规工作为途径,以构建记录学生个体成长经历的电子化档案、开发校本课程等为载体,关注学生的体验积累和个体的独特,突出活动的多元、自主、互动和课程化,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互动的、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培养良好的个性。
搭建人文学习的平台
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积极推进小学生人文素养校本教材开发和实践,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校本课程方案,编写了13册人文教育读本与教案集,实现了校本课程的系列化。同时,组织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的实践,成功为学生搭建人文学习的平台。
“开潜扬长”创特色
浦兴中学以“育人为本,开潜扬长,整体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形成科技教育、体教结合、团队一体三方面的特色。学校重学生能力培养,与区科技专业学会建立联系,聘请专家开办科普知识讲座,进行科学小实验、奇思妙想“金点子”征集等系列科技活动,一批学生在英特尔等各级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或取得国家专利。
尊重差异,开发潜能
龚路中心小学坚持“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尊重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实验项目为抓手,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三大特色创品牌、八个社团齐争鸣四条主要途径,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不断发展。
为孩子的特长发展奠基
三林镇中心小学从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发展需求出发,结合社区文化特色,形成了完善的校本课程方案,编写了完整的校本教材,开设了46项校本小课程,社区专业人员、家长代表、学校教师组成了校本课程师资。每周五12:30至13:30为学校统一的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时间,全校1413名学生自主选择,人人参与一项课程的学习。
多维课程学生多元发展
南码头小学是以信息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以《学校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为素质教育实验项目,通过活动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大容量的信息接收和多方位的主题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多元文化,以人文精神,聚多元文化,使学生的心灵得以纯净,智慧得以启迪。如活动课程《意趣美术》,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还注重让孩子们对生活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创造出带有孩子天性、童趣的艺术作品。
实现学生多元发展
顾路中学以《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引领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形成以“德育为核心,兴趣为先导,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潜能开发,主动发展,多元发展的育人思路”。学校的风筝特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又一大亮点。
相关链接
创建特点
“要把创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作为打造优质教育的舞台”,浦东新区社发局教育处处长赵连根强调,实验校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上作示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见功夫。浦东新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创建,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创建重点
突出依法办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积极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围绕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积极开展实验项目的研究,力求突破素质教育的瓶颈。实验项目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改革、“两纲”教育、学生特长培养、资源开发、校园文化、社区家庭教育等方面。
创建过程
精心组织,分别成立创建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建立评审专家库;科学设计,研制《素质教育实验校评估方案》,明确评审标准、程序与方法;专业引领,创建前组织专题培训,创建中组织专家进行初期、中期、终期评审,创建后实行年检;分批推进。
创建成效
提升了教育理念,增强了素质教育的意识,促进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强化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推进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创建,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涌现了一批教育优质校,有力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最新播报
75所学校完成评审
浦东新区自2006年2月起全面启动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底,已完成75所学校(中学34所、小学41所)评审。首批38所学校已与浦东社会发展局签约,占全区学校总数的18%。规划、评审、实践,环环相扣;认识、行动、成果,层层递进。这些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在区域辐射,新区充分利用创建成果,出版了《创建规划汇编》、《创建成果集》,交流创建经验,分享创建成果。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