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政协召开医卫界委员、专家学者座谈会,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建言献策。委员们认为,应急防治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上海更应注重建立一个应对大范围疫情的中长期规划。
张胜年委员认为,针对各类疫情的轮番登场,上海从现在起也应设置一个“假想敌”,假设爆发大规模疫情,并据此建立相关技术预案。“这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现在就梳理出各自应对大范围疫情的措施,联合办公,一旦疫情发生,可以科学有序地作出反应。”
而在这个中长期规划中,委员们对药物储备的重视不约而同,他们认为,药物应像粮食一样成为一种长期储备。有委员提到,许多救急药品由于平时没人用,生产成本高,鲜少投产,碰到突发性疫情,临时生产会滞缓对疫情的控制。委员们认为,药物作为战略物资储备应成为常态,并要定期检查翻新。
熊思东委员认为,包括大范围疫情在内的重大突发性事件都应建立一个事后评估机制,“比如雪灾中用了那么多消雪剂,这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少,汶川地震后用多少消毒剂才算适度,这都需要事后做评价,以后碰到类似事件才能作出适度反应。”委员反映,过度反应对卫生、社会资源等消耗很大。 tujian.org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