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爱暖都江堰情满青城山 上海支援灾区重建第一线报告
2009-06-10

  5月7日中午,来自上海松江区的第四批援川医疗卫生队队员周志明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彩信,打开一看,是妻子刚给女儿拍的“满月照”。望着女儿的可爱模样,周志明的眼眶有些湿润,此时的他,正和其他4名队员在都江堰的一家小饭店喝着“满月酒”。不知不觉,他们5人在都江堰龙池镇已经工作了一个多月。队友们开玩笑说:“干脆给你女儿取名叫周龙池吧。”

  过去近一年里数以万计的上海援建者往返于沪川之间;目前常驻在都江堰的,超过6000人,他们和当地人民一起投身于医疗卫生、城建交通、教育科技等灾后重建各个领域。

  “危房医院”的培训课堂

  都江堰街头,不时可见印着“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字样的急救车驶过。这批急救车,正是去年地震发生后日夜赶路、驰援灾区的“上海救命车”。

  不仅沪牌急救车穿行在都江堰的大街小巷,26支200多人的上海医疗卫生队伍驻扎在都江堰各地,开展灾区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卫生防疫等。

  7日下午,都江堰人民医院会议室里,来自上海瑞金医院的妇产科医生沈健为当地医生上了一堂业务课,着重讲解“再次生育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地震之后,再孕妈妈很多,当地医院急需这方面的技术支持。”沈健告诉记者,这样的业务课每周一次,由前来支援的各大医院医生主讲。

  过去一年里,上海主要医院派出精兵强将,轮流驻守都江堰各级医疗机构。沈健所在的第四批瑞金医院医疗队被分配在都江堰人民医院。震前,医院主楼有四层,震后成了危房,顶层被拆除。在这个“危房医院”里,6名上海医疗队员各自工作在外科、内分泌科、超声科、放射科、护理科和妇产科。

  “地震发生后,我们上海医生先是参与紧急抢救,现在的任务已过渡到技术援助。”在外科病房,队长毛志海领着当地青年医生查房,“尤其是处理各种疑难杂症,我们尽力帮他们提高。”

  上个月,83岁的汶川老人尚泽芝在都江堰人民医院接受微创手术,切除了困扰多年的胆结石。尽管这所当地等级最高的医院早已购买了微创手术设备,但本院一直没人能操作,过去每次都要从成都请专家来主刀。这回,在毛志海指导下,当地医生成功做完了这个曾经不敢碰的“高难手术”。内分泌科的郁忠勤、超声科的陈曼、放射科的颜凌、护理部的陈美君,也都是当地医生的“培训师”。

  “上海医生帮我们上了一个台阶。”都江堰人民医院院长杨钊告诉记者,“上海援建的市医疗中心,面积和床位将扩容二到三倍,设备将达到亿元级别,软实力将提升至综合性三级医院水平。”上海还正帮助都江堰乡镇卫生院重建,161个村、社医疗室也在同步建设中。

  大工地的“上海速度”

  如今的都江堰,成了大工地———由上海援建的89个项目的200多个建筑单体正加紧建设。

  记者来到都江堰青城山污水处理厂在建工地,这是上海首批援建项目之一,建成后将大大提升都江堰市的污水处理能力,直接惠及下游的成都市民。晚上8点,尽管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工程项目部的板房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几位年轻人讨论着白天遇到的情况。人称“小乔”的乔琦是其中的一个,他正和同事讨论“粗格栅及污泥泵房”这个援建市政项目中最深基坑的开挖方案。

  争论了半天没有结果,“小乔”于是找来“老乔”。“老乔”乔国林是工程的项目副经理,一位在施工一线干了几十年的“老把式”。来都江堰之前,“老乔”和“小乔”并不相识,而在青城山污水厂工地上,很多人把他俩当成亲戚,因为空余时间,“小乔”总爱跟着“老乔”转悠。

  乔琦原先在上海芙蓉江泵站工地上当工人,去年地震后他跟随上海城建第二市政的大部队到绵阳搭建过渡板房,之后又来到都江堰建污水处理厂,“这里工期紧、任务重,几乎每天都遇到新情况,容不得半点闪失,不学习不行啊。”

  在异乡的工地上碰到这样勤奋刻苦的“亲戚”,乔国林很开心:“是不是亲戚没关系,只要想学,我都教。这是援建工程,造好了得益的是都江堰百姓。我就当回老花匠,把‘小乔’这朵花培育好。”

  在都江堰最大的板房安置点幸福家园以北100米,是幸福家园二期工地,这个永久性住房工程完成后,将可安置超过1700户受灾群众。据项目经理何斌介绍,幸福家园二期共有12幢11 1层的小高层住宅楼、8幢16 1的小高层住宅楼,和4幢2至3层的沿街商业房和配套小区幼儿园。

  去年9月18日,上海四建派出的第一批人马抵达都江堰,10天后幸福家园二期就破土动工:“目前已开工24个单体,其中6个11 1层的单体已结构封顶,这可以说是惊人的上海速度。”望着眼前拔地而起的楼群,何斌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这样赶工,就是想让灾区人民早日住进新家。”

  山路上的支教脚印

  早上6点,天刚微亮,在都江堰第四中学支教的上海储能中学教师陈峰便顶着晨雾出门了。在上海老师支教的学校中,地处胥家镇的四中虽算不上路途最远,却是最不好走的,因为仅有的那条蜿蜒小路不通公交车。于是,走路、坐车、再走路,近一个小时行程,陈老师笑称这是“城里享受不到的特殊早锻炼”。

  和陈老师一样“走在山路上”的,还有66位来自上海各区县的老师。白天分散在各自支教的学校上课,晚上回到位于都江堰中学内的集体宿舍。

  老师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当地学校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来自青浦区东方学校的周明老师在青城山学校已经待了200多天。在上海时,周老师申报了一个名为《初中语文作文有效反馈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去年10月被立项为上海市教委教科研项目,而此时,周明已经身处都江堰支教。“我想,干脆把这个课题放在都江堰做吧,这样或许能给灾区语文教学多作点贡献。”于是周明开始联系都江堰市教师进修学校、市语文教研室……今年3月31日、4月29日,周明分别给都江堰市全体初三教师和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开讲座,专题介绍“学生习作文稿纸”。记者了解到,这种“学生习作文稿纸”将很快在青城山学校使用,并有望推广到整个都江堰。

  在长宁区娄山中学张斯恒老师提议下,从3月份开始,来自黄浦、长宁、普陀、青浦和崇明的支教老师们利用空余时间开拓支教新途径———送教上门。原本在崇义中学任教的张老师先后来到都江堰四中、贺虹学校、玉堂中学给学生上语文课;陈峰老师走进崇义中学与当地英语教师探讨农村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霍红老师到聚源小学参加了联组教研活动……

  “房子建牢了,医院修好了,我们更要把孩子培养好,因为他们是都江堰的未来!”上海老师把一腔热情奉献于都江堰教育。来自黄浦江畔的暖暖爱意,悄无声息地留在了青城山脚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与同航班一甲流患者密切接触 美新奥尔良市
    ·调查显示:上海车展足够比肩国际五大车展
    ·猪流感疫情十问答:人吃猪肉或猪产品不会感
    ·世卫组织称猪流感病毒可能致人类大规模染病
    ·专家:当新流感病毒株出现就会爆发大规模疫
    ·马英九肯定陈江会成果称航班还有改善空间
    ·克莱斯勒展“爱心车”
    ·CANALI2009秋冬系列在上海发布
    ·伊顿携最新绿色科技亮相2009上海国际车展
    ·上海机场:文明乘机你我共创温馨空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