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抢救病重的学校保安,好心的陈女士(化名)在危急之下毅然垫付了数万元的手术费。然而,就在病人康复出院后,家属原本允诺归还的爱心款却一拖再拖。最后,在法院和热心律师的帮助下,陈女士终于要回了属于自己的数万元爱心款。
保安突然发病
今年5月6日,某学院副院长陈女士焦急地找到上海市君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璟,说她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3月4日凌晨,学院一名外地保安老王(化名)突然剧烈头痛并大量流鼻血。医院抢救诊断为脑血管瘤,需立即手术,手术费10万元。从偏远农村赶来的家属面对高昂的手术费傻了眼。为了凑足手术费,学院借支6.5万余元的同时,又发动校员工捐款3.6万余元。但病人家属并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将手术费存进了老王的银行存折,不想老王随后陷入昏迷、不省人事。
好心垫付费用
3月26日,生命垂危的老王被推进手术室。拿不出手术费又不知道存折密码的病人家属情急下,将病人两张存折和身份证押给医院要求手术。医院不同意,要将老王推出手术室。陈女士刚好赶来送捐款,看到这一情景,当即为老王垫付了数万元手术费。病人家属感激之下,把医院拒收的两张存折和老王身份证押给她,老王的儿子还以借款人的身份写了借条。因银行提出需要公证监护人,由监护人办理取款,所以病人的妻儿、兄弟保证,手术后立即确立监护人,把钱取出还她。
病人家属失踪
然而手术后病人家属没有兑现承诺,称要护理病人无法回老家办理相关手续。
4月9日,陈女士获悉,老王两天后出院。她感到非常吃惊,立即和同事赶到医院与病人家属商量确立监护人事宜。病人家属承诺一回老家就将公证手续等送来上海,由老王的儿子处理还钱事宜。4月11日老王回老家后,其子表示一周后带有关证件来上海办理监护人公证手续。谁知3周后病人家属仍无来上海的意思。陈女士赶紧到银行冻结了老王的两张存折。4周后,老王及家属与学院失去一切联系,似乎消失了。在上海工作的小王也辞了工作、手机停机,下落不明。而经咨询,公证处不办理银行提出的监护人公证。此时,银行又提出取款不仅需要监护人公证书,还需要法院判决书。
终于讨回借款
多方求助无果的陈女士几经辗转找到王璟律师。5月14日中午,王璟终于联系到了老王的儿子。王律师在电话中从法与理两个方面与他交流。最终,对方同意两天后请家人带有关证件来上海协商还款事宜。
5月18日下午,陈女士和小王等数人见面了,王璟拿着拟好的《调解协议书》让双方签字,然后火速赶到徐汇区法院立案。法官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与双方一起赶到银行,如存款查实则当场签发《民事调解书》。
赶到银行,查实存款,案件当场执行完毕。原本对立的原被告,微笑着握手道别。这样一个看似复杂、无法执行的借款事件,终于在律师和法院的共同努力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