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曾经的市长办公室,大楼里不少地方都保持原貌。“4部老式电梯,除了铁栅栏门改造为不锈钢包裹的铁门,就没什么变化了,连导轨也是70年前的。”电梯维修人员常开玩笑说,老电梯就这么老骥伏枥。
第一条“低保线”
老大楼不变的是“容颜”,见证的却是城市生活的变迁。1993年,全国第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在这里制定,由此引发了上海从社会救济到社会救助的制度大变革。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开始企业改制和物价改革。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用工制度,相当数量的人失业或下岗;“政府管不着、企业靠不上、家庭顾不上”的“三不管”人员陷入困境。显然,只有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活保障制度,才能对所有城市贫民实行生活救助。
1993年1月,由市民政局拟定的中国第一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草案”摆上了市长办公桌。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综合运用市场菜篮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按照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热量测算确定———当时上海市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16年来,“低保线”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攀升,至今已达每人每月400元。截至2008年底,本市享受城镇低保34万多人,农村低保11.72万人,累计支出资金14.32亿元。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建立后,与职工最低工资线、失业保险相衔接,构成了上海3条保障线,实现了社会全覆盖。
第一个“年金制度”
有趣的是,近年来,大楼里的行政职能部门纷纷搬出,社会组织一个个搬进,老大楼见证着“小政府大社会”的萌芽和发展。
截至今年4月,本市注册登记社会组织共9086家,社会组织的数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今后,社会组织将承担更多的社会公益服务,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
去年,也是在这幢大楼里,市社团局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年金制度”试行办法。“去年10月,本市27家社会组织在全国率先试行“年金制度”,目前已扩展为5000多家。”市社团局局长方国平说,政府采取税收优惠、税前列支等经济手段,鼓励社会组织为从业人员办理新型补充养老基金,“年金制度”让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养老更有保障,将促使更多人转变就业观念,选择在社会组织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