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90岁的江西中路215号大楼见证了上海的变迁
2009-06-10

  除了曾经的市长办公室,大楼里不少地方都保持原貌。“4部老式电梯,除了铁栅栏门改造为不锈钢包裹的铁门,就没什么变化了,连导轨也是70年前的。”电梯维修人员常开玩笑说,老电梯就这么老骥伏枥。

  第一条“低保线”

  老大楼不变的是“容颜”,见证的却是城市生活的变迁。1993年,全国第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在这里制定,由此引发了上海从社会救济到社会救助的制度大变革。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开始企业改制和物价改革。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用工制度,相当数量的人失业或下岗;“政府管不着、企业靠不上、家庭顾不上”的“三不管”人员陷入困境。显然,只有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活保障制度,才能对所有城市贫民实行生活救助。

  1993年1月,由市民政局拟定的中国第一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草案”摆上了市长办公桌。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综合运用市场菜篮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按照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热量测算确定———当时上海市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16年来,“低保线”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攀升,至今已达每人每月400元。截至2008年底,本市享受城镇低保34万多人,农村低保11.72万人,累计支出资金14.32亿元。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建立后,与职工最低工资线、失业保险相衔接,构成了上海3条保障线,实现了社会全覆盖。

  第一个“年金制度”

  有趣的是,近年来,大楼里的行政职能部门纷纷搬出,社会组织一个个搬进,老大楼见证着“小政府大社会”的萌芽和发展。

  截至今年4月,本市注册登记社会组织共9086家,社会组织的数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今后,社会组织将承担更多的社会公益服务,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

  去年,也是在这幢大楼里,市社团局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年金制度”试行办法。“去年10月,本市27家社会组织在全国率先试行“年金制度”,目前已扩展为5000多家。”市社团局局长方国平说,政府采取税收优惠、税前列支等经济手段,鼓励社会组织为从业人员办理新型补充养老基金,“年金制度”让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养老更有保障,将促使更多人转变就业观念,选择在社会组织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与同航班一甲流患者密切接触 美新奥尔良市
    ·调查显示:上海车展足够比肩国际五大车展
    ·猪流感疫情十问答:人吃猪肉或猪产品不会感
    ·世卫组织称猪流感病毒可能致人类大规模染病
    ·专家:当新流感病毒株出现就会爆发大规模疫
    ·马英九肯定陈江会成果称航班还有改善空间
    ·克莱斯勒展“爱心车”
    ·CANALI2009秋冬系列在上海发布
    ·伊顿携最新绿色科技亮相2009上海国际车展
    ·上海机场:文明乘机你我共创温馨空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