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珍贵的上海战役部署图,首次在沪露面。在昨日开幕的“解放之路———庆祝上海解放60周年档案图片展”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提供的20多件珍贵档案第一次对社会公开,其中当年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向上级汇报的“战上海”部署图,清楚地反映出这场“瓷器店里捉老鼠”战斗的艰巨性。
“报副主席,粟裕1949年5月9日15时电。”在这张发黄的图纸上,仅有这寥寥几笔文字,但“浓墨重笔”的是当时上海的地形图,在图上分布着各种色块,每个色块则标记着部队的番号,解放上海的进攻线路在上面看得可谓一清二楚。
专家告诉记者,当时打上海曾提出三种方法:首先是围困战法,但上海情况特殊,有六百万居民,生活资料依靠外地运入,长期围困人民生活将陷入绝境;其次,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苏州河以南实施突破。这一战法,虽避开了敌人设防的重点吴淞,伤亡也可能减少,但主战场在市区,城市会被“打烂”。所以,这一战法也不可取;第三,把攻击重点放在吴淞,暂不攻击市区,使城市少受破坏,达到完整接管的目的。
而从部署图上可以发现,当时粟裕向中央呈报的,正是第三种方案。明知吴淞周围是敌防御的强点,将是硬碰硬的一场艰巨的攻坚战,但为了保存城市的完整,保护上海人民的生命财产,解放军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一条难路。
除此之外,包括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5月20日对攻打上海作出“要文打、不要武打”等指示专电、陈毅关于入城纪律的“丹阳讲话”、华东局关于进驻上海各部驻地指示等一大批史料,均在此次展览中有所展现。据悉,整个图片展汇集了200多幅照片和60多件文献资料,运用今昔对比的方法,真实再现了60年前上海战役的全过程,将免费展至8月31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专题:上海解放60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