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5·12四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日,上海的大学生们用叠纸鹤等特有的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
14时28分,复旦大学燕园的钟鸣准时响起,16名四川同学手挽手敲响了世纪钟。来自四川的罗同学,是在灾后考上复旦的第一批四川籍学生。他与现场200多名同学一起,回忆了自己在地震中看到的、经历的、想到的点点滴滴。而在去年暑假作为志愿者赶赴四川的胡同学,在经历了那段不会忘怀的日子后,坚信“那些远去的生命,我们是你们生命的继续。你们的梦想由我们来完成,我们的眷念因你们而悠长。我们会带着你们的追求勇敢而坚强地活下去”。
“活着,是为了表达价值。我们,以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传递爱与希望。”前天晚上,一出由31名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延考生》举行了盛大的公演。
这部1小时的舞台剧讲述了灾区学生经历地震,并从灾难中走出,考入上海高校的故事。“地震过后,有机会为别人做事已经成为我们爱的表达方式。现在,31个同学共同的心愿就是能在明年的世博会上当一名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参加此次公演的演员们表示,难忘的地震经历使他们得到了生命的升华。“在那个危难时刻,在经历了无比痛苦和恐惧之后,我们重新拾起的美好词汇———爱情、友谊、同情、信任、感激、尊重、理解、关怀。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我们依然会面对灾难和痛苦、不幸和失望,但我们在内心深处,将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昨天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人民广场上聚集了几百位网友和路人以及许多川籍学生,自发地用小蜡烛围成5·12四川字样,共同为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祈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