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发展的上海,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来到这里定居。他们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被称作“新上海人”。作为“新上海人”的他们如何看待蓬勃发展的上海、如何融入这个国际大都市?《解放日报》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从生活、工作、情感三个方面展开对特定人群的专项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随机抽样的方式,受访目标人群为目前在上海工作、生活、学习的非上海籍人士。回收有效样本344份,其中男性占61.60%、女性占38.40%,包括公司员工229人、大学生52人、公务员25人、教师/文化界工作人员19人、医护人员13人、离退休人员5人。受访者中绝大多数接受过大学教育,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总数的..9%。
上海印象———
国际化、大都市、世博会是“新上海人”对蓬勃发展的上海印象,“勤奋、开放、积极”已成为“新上海人”的自我评价。
数据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上海的印象存在差异。25岁及以下的受访者,更多选择“浦东开发、融合、大都市”;26-30岁的受访者对“黄浦江、F1赛车、创新”印象深刻;31-35岁的受访者更多选择“创业、开放、变革”作为上海印象;36-40岁的受访者印象里的上海是“发展、浦东开发、竞争力”;41岁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F1赛车、黄浦江、上海话”是他们对上海较深的印象。
上海生活———
饮食、购物、房租是“新上海人”消费的主项;他们购房、买车的意愿强烈;同时感到交通拥堵给生活带来不便。
在消费支出方面,饮食、购物、房租是“新上海人”消费支出的前3项。但“新上海人”未到上海时,把饮食列为支出前三位的占67.30%,到上海后这个比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购物则从原来的52.10%下降为47.90%;而把租房或房贷支出列为前三项的则从原来的40.10%上升为44.40%;上升的还有位列第四的学习进修和位列第五的娱乐健身支出。
30%的受访者自己或共同拥有上海房产。75%的受访者有在上海购房的计划;有购房计划的受访者中,27.6%的受访者计划3年内在上海购房,买房需求比较迫切的集中在26-30岁阶段。
34.1%的受访者自己拥有或共同拥有汽车。76.4%的“新上海人”有买车的打算。
上海事业———
“新上海人”收入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知识与经验不足的挑战,机会与竞争并存的状态对受访者影响最大。
调查显示,有58%的受访者来到上海后收入有提高;有18.70%的受访者表示与在原来地区的收入持平;有16.30%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收入实际上降低了;还有7%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调查表明,有36.40%的受访者认为上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有33.30%的受访者选择上海是为了能够感受更加激烈的竞争氛围;还有不少受访者希望能够积累经验。
47.70%的受访者觉得3年内将会升职;认为3年以内会升职的集中在31-35岁的年龄段。有26%的受访者感觉自己5年以内能够升职;9.70%的受访者认为在5-10年内能够升职;只有16.70%的受访者不确定自己能否升职。
上海情感———
超过50%的“新上海人”觉得自己已经融入现在的生活。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一定的物质基础会增加“新上海人”的自信。
调查显示,有53.1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非常适应上海的环境,已完全融入这个城市;有24.80%的受访者表示与想象中的上海有差异;还有22.1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有结论。
调查显示:个人的性格和经济实力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超过30%的“新上海人”在到上海一周内开始结识上海籍异性朋友。超过3成的“新上海人”在到上海二周内开始与上海籍同事(朋友)外出一起娱乐。
同时,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拥有自己名下的住房和汽车,也使得受访者对融入上海环境更充满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点击开始答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月60张世博会门票和100个世博会纪念品等你来拿,快来答题吧!
由上海迎世博600天行动社会动员指挥部主办、东方网承办的《世博知识与市民素养》网上有奖测试活动,自2008年12月12日在东方网“文明在线”正式推出后,得到了上海市民的踊跃参与,目前参与人次已超百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答谢广大网友对东方网两大名牌栏目——“东方直通车”和“文明在线”的长期支持,您只要在以上两栏目发表内容详实有理有据的投诉、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就有机会获得价值100元的长三角旅游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