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百姓翘首以盼的新医改方案终于揭幕
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百姓翘首以盼的新医改方案终于揭幕。对于这个方案,百姓普遍叫好。而对于山西医疗卫生机构,都在期待医改能有新的突破。
公立医院怎么改
山大二院是我省最大的公立医院之一,早在4年前,就开始了与社区医院“无缝对接”的探索。今年2月,这家医院在全省首家实施的“社区首席医师负责制”,让省城百姓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名牌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为了充实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山大二院采取知名专家坐诊社区,把培训放到了“家门口”,指导并提高了社区医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和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鉴别能力。
这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为公立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
但是,对于公立医院自身如何改革,省内几家大医院较为普遍的观点是 “等待”,等待公立医院改革方向的明确。
新医改方案要求,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
“取消药品加成,补贴大型设备购置等措施,确实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办法,这些措施的实施,将解决公立医院的后顾之忧”。省内一家公立医院的著名专家如是说。
山大二院院长肖传实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这个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了公立医院的赢利模式”。以前,医院传统的赢利模式基本靠三块:一个是靠医院经营的药品加价收入,一个是靠医生提供的服务收费,还有一个就是政府提供的财政补助。公立医院不能再靠经营药品来赢利,实际上是从根本上治理广遭社会诟病的“看病贵”,但要缓解“看病难”,还需要出台更明晰的实施细则,鼓励公立医院与社区医院对接。
肖传实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医院和社区之间的联系依然“不够紧密”,医院对社区的支援工作仅限于依据社区机构需求进行的单项工作运行。因此,必须对公立医院出台更多的鼓励措施,实现“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实施以政府为主导,大型公立医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机构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肖传实提出更为大胆的设想:对公立医院与社区医院实施区域管理,即根据行政区域或辐射范围,将公立医院与周围的社区医院实现“无缝对接”,一家公立医院带动若干个社区医院,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工合理的医疗服务格局。
民营医院说困惑
对于长期游离在体制之外的民营医院来说,新医改方案更具操作性的细则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省内一位民营医院专家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新医改方案提出的五大目标都足以让人们欢欣鼓舞,但是,作为一家民营医院的大夫,他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感到“非常羡慕”,反观民营医院,则感到“比较困惑”。新医改方案对民营医院的支持力度,让他更加感到“体制外的尴尬”。方案说将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但是,究竟如何鼓励,还有待于更具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出台。
这位专家的期待,同样也是全体民营医院的期待。
一家民营医院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对于长期游离于体制外的民营医院来说,要想享受与公立医院同样的“待遇”,并没有公众想象的那样简单。
事实上,民营医院在我省的分布格局已经透露出这样的“尴尬”。一般而言,民营医院都在努力往省城和相对发达的二级城市发展,很少往县一级去发展。虽然在任何地方民营医院都无法获得与公立医院平等的地位,但省城和二级城市广大的就医人群还能够维持一定规模民营医院的生存。
对于我国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问题,另一位民营医院的院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引入社会资本,除了可以实现多元化发展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但是,如果不能合理解决民营医院的平等地位问题,将不能推动民营医院深入到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基层地区。”本报记者 张荣(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