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为抗击日寇侵略,28名热血青年为国捐躯,长眠于平陆县西郑村。为纪念他们,附近村民每年清明节自发坚持扫墓。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烈士的亲属却一直没有出现过。
从今日开始,本报将与陕西、河北、山东、甘肃4省的新闻媒体进行联动,寻找烈士的亲属和后人,缅怀那一段壮怀激烈的历史……
今年3月中旬,平陆县政协转交给陕西省政协一份公函。公函中说,为抵抗日寇侵略,24名陕西籍烈士1939年在平陆牺牲,请求协助寻找烈士家人或后代,以慰烈士英灵。
24名烈士的姓名和籍贯来自平陆县西郑村的一块石碑。这块石碑位于西郑村北三百余米的一个小沟岔里,几十年来,除了西郑村村民每年清明节自发去扫墓外,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4月20日,记者见到平陆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富平宁时,他一听说是了解西郑村石碑的事,一下子激动起来。
2005年,富平宁在整理抗战资料时走访了中条山各个抗日战场。在西郑村,他发现了一处还算完好的抗日时期修筑的作战工事,工事旁边有一个抗日殉国将士纪念亭,亭里立着一块石碑。石碑高约1.70米,系四棱柱体,每边宽0.31米,四面均刻有文字,除个别字迹不清外,大部分完好。碑额上四周刻有“为国捐躯”几个大字,碑的正面刻有“为陆军第一百七十七师五百三十旅第一千零五十九团第三营阵亡将士纪念碑,营长张玉亭暨全营官兵敬立”字样。碑的背面刻有悼文:“民国二十八年春,本营奉命扼守中条山南之磨凹、坛道、朱家窑等地。元月二十三日,芮城县之倭寇向我三路进犯,我全营官兵英勇奋战……是役我英勇将士二十八人壮烈牺牲……”碑的两侧刻着28位烈士的军阶、姓名、年龄和籍贯。28位烈士中,有24人为陕西籍,其余4人籍贯分别为河北、山东、甘肃和山西晋城。
富平宁介绍,这块石碑是目前中条山地区惟一的为抗日烈士所立的比较完整的纪念碑。而且,此碑有一个浩气激荡的名字——后死碑。
何谓“后死碑”?西郑村民口口相传了几十年,说碑名是营长张玉亭当时起的,意思是为抗击日寇,大家已抱着必死的决心,这块碑是后死者(准备牺牲的人)为先去世的战友所立。富平宁调查后证实,在随后发生的“六·六”战役中,该营战士确实牺牲殆尽。
了解到“后死碑”的情况后,富平宁心里一直无法平静:烈士为国捐躯长眠他乡,70年来,没有一位烈士的亲属前来祭奠。这些烈士有后人吗?后辈们是否知道他们的事迹呢?于是,他决定帮烈士找到亲人。今年3月,他通过平陆县政协给陕西省政协去信,同时求助于本报。
记者随后与《西安晚报》《燕赵都市报》《兰州晨报》和《枣庄日报》4家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媒体取得联系,得到积极响应,联手帮烈士寻找亲人的行动随即展开。
采写:本报记者 胡增春 特约记者 杨云锋
摄影:本报记者 胡增春
-相关链接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山西各主要关隘相继失守,中条山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对我方来说,占之,即可以此为根据地,瞰制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日军兵力;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抗日战场。就日方而言,得之,即占据了南进北侵的重要“桥头堡”,既可渡河南下,问津陇海,又可北上与其在山西的主要占领地相连接。
1938年3月,日军牛岛、川岸师团兵临山西风陵渡。而此前,杨虎城因“西安事变”被迫出国,临行前,他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西北军交给了结拜兄弟孙蔚如,后孙蔚如为军长的38军(杨虎城的17路军在“西安事变”后被缩编为38军)扩编为31军团。1938年7月,该军团一支由三万多人组成的队伍夜渡黄河开进中条山。这支军队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近3年,先后粉碎了日军的11次大扫荡,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而该部也有2.1万人牺牲在中条山下。
来源:山西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