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搬了多次家,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好,我自己总结了七个字:九次搬家三级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1962年5月1日结婚,当时妻子在榆次上班,于是有了第一次搬家。说是搬家,其实就是我拎着仅有的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从单位的集体宿舍来到妻子厂里集体宿舍的一间小屋,开始“蜜月”。之后10年间,我们在榆次城里又先后搬了三次家,可搬来搬去,始终没搬出简陋的小平房,居住面积都不过10平方米。那时住房条件极差,夏天除了炎热难耐,还发愁下雨。塑料布遮,拿脸盆接,想尽了各种办法。每到冬天,房顶上结了冰柱,走风漏气的屋子寒气逼人。一个大杂院七八户共用一个露天厕所,蚊蝇乱飞,实在难找下脚之处。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有一天能住上一个有自家厨房和厕所的窝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2年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往省城,先是在单位招待所过渡了一年,虽说条件未必有多好,但毕竟告别了小平房和露天厕所。稍后,全家在单位一个筒子楼的二层安了家,两居室带一个小厨房,有30多平方米。到1978年,我们家“更上一层楼”,住进一套5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虽然仍是两居室,但阳台、厨房、厕所、暖气、自来水一应俱全。看着眼前的现实远超心中的期待,当时我的兴奋劲儿难以言表。过了很多年,大约是在1991年春天,我们家又搬进了新盖的楼房,三居室,70多平方米,不仅面积大了不少,而且通了煤气和电话。 tujian.org
在我看来,包括在招待所过渡的这4次搬家,是自己改善住房状况的“第二级跳”。当时已经心满意足的我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居住空间还会有新的飞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省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城市“长高”了,我的房子也有了“长大”的机会。2002年,我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段看上一幢28层的高层住宅楼,并把自己的新家安在了这幢大楼。房子有100多平方米,四居室,客厅、餐厅、卫生间俱全,还有一个大阳台。有线电视通了,上百个频道随便看。网线入了户,年近七旬的我,一下子通过互联网跟世界“接了轨”。煤气换成了天然气,做饭清洁,效能也更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约为22平方米。而我查阅《住宅社会学概述》后得知,1949年,这一数字仅为4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司村树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