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解决汾河污染乃至全省水污染的重要环节。而当下一个突出问题是我省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建设缓慢。如汾河中游吕梁市,只有岚县和孝义建起了两座污水处理厂。临汾市全市的污水处理厂也仅建成4座,汾河干流沿线的霍州、洪洞两个县的污水处理厂迟迟未建成,每天有2万多吨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汾河。距离省政府要求的10月底完成所有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目标要求,仅有两个月的时间,各地能否按期完成任务,令人担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么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7月23日,国家环保部对晋中市的污水处理厂提出通报批评,原因是晋中市及所辖各县污水处理厂存在处理量不足,“大马拉小车”的问题,并要求其限期整改。而晋中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管理和中水回用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是全省惟一一个所辖县(市)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市。这样的“先进分子”被通报批评难免打击积极性,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晋中污水处理厂的问题在我省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普遍存在。拿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举例,该厂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4万吨,可实际日处理仅有2.4万吨左右。因为管网铺设不到位,太原6个污水处理厂都出现了一面是污水处理厂因没水处理而能力降低,一面是污水直排汾河的尴尬现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外,在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还存在运行费用落实不到位、处理工艺落后、中水回用难的问题。岚县污水处理厂一位职工告诉记者:“我们今年只发了四个月的工资,因为运行费用不足,许多设备都没有钱维修,你说这样污水处理厂能运行好吗?”而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厂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无法达到中水回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tujian.org
污水处理厂如何达到“环境与效益”双赢?我省由于缺乏适当的投融资机制,排污收费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有偿使用制度还不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和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与其他省份相比,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都依靠政府埋单。在这方面,晋中市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走出一条新路。其采取建设、运营、管理全部托管的方式,2亿元建设资金政府没有掏一分钱,由建设方全额筹集,政府只负责管网配套建设及监管工作。处理后的污水由建设方自己回用,用不了的还可以另外出售。省环保局宣教中心副主任王新力表示,“这种做法为山西污水处理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政府应该鼓励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对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要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张晓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