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楼市“热”需“冷”思考
2009-08-31

进入年中,楼市“涨声”不绝于耳,令不少购房需求者重新陷入 “房价走势”的重重迷雾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实上,虽然日前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8%。但是分地区来看,其中34个城市房价重拾涨势的同时,仍有36个城市同比价格下跌。太原市6月份的房屋销售价格即同比下降0.3%,出现了两年来的首次单月负增长。由此看来,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的差异仍然突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太原楼市虽价格平稳,销量却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商品住房登记销售面积为94.7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比增加66%。与先前低迷、徘徊的成交态势相比,楼市回暖迹象似乎在迅速上升的成交量中逐渐显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望去年岁末,因楼市低迷,房价一度表现出的“矜持”态度,曾让多少人期待着数年来一路高歌的房价走势在2009年出现拐点。半年过去,不少购房者尚在持币观望中,楼市悄然升温的状况却已让许多开发商的市场策略由“明折”“暗降”,转向了 “屯地”“捂盘”“炒作”“涨价”……楼市攀高之势正从个别楼盘、少数城市向更广范围蔓延,是什么使房地产市场由冷转热了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综观上半年楼市回暖表现,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一是鼓励消费需求的政策发挥了作用,包括降低契税、放松第二套房贷等优惠政策,降低了居民购房成本;二是房价下调刺激销量上升,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发商因市场低迷逐步下调价格,一些楼市出现价跌量升现象;三是积累了一年多的部分刚性需求集中释放,居民在楼市调整中持币观望,自主性需求被压抑了一年,在房价下降及优惠政策出台的刺激下,购买自住性住宅有所增加;四是市场存在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得部分房地产投资性需求上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房地产市场峰回路转,无疑对拉动经济全面回暖将发挥积极作用,但也需冷静看到有多种因素仍可能打乱楼市回暖的节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分析人士认为,改善性购房需求的“入市”对楼市的“持续回暖”至关重要,但刚性需求对价格波动最为敏感,若卖方不断借势哄抬价格,这部分需求大多会再度选择延迟入市,增强市场观望氛围。另外,也要警惕楼市泡沫的重新泛起,在土地供应充足、商品房空置率仍然不低的情况下,不能把“需求恢复”重新演变成市场过热导致的“房价泡沫”,最终出现泡沫破裂造成市场新的动荡。

tujian.org


面对此轮楼市升温,人们对未来市场看空与看多意见不一,购房需求者处在买与不买选择两难的境地中,更需保持理性、量力而行。首先避免盲目“追涨杀跌”的心态,这一心理特征在早些年曾令不少购房者深受其害。其次,冷静看待通胀预期,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1.1%,宏观经济实际上仍处通货紧缩状态,通胀距离现实尚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保持市场稳定,是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在当前提振经济的大背景下,楼市回暖迹象给了市场久违的人气和必要的信心,与此同时,更需要保持理性与冷静,既要保护楼市不萎缩,也要防止过热。因为房价的“大起大落”,或成交量的“昙花一现”,无论对于消费者和开发商的长远利益,还是楼市的稳步发展都将有弊而无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省政府召开党外人士经济形势通报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楼市“热”需“冷”思考
    ·省政府召开党外人士经济形势通报会
    ·武汉大学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年会在并举行
    ·我省召开安委会全体会议
    ·省直单位女干部千人全健排舞省城展示
    ·民主党派成员和归国留学人员自主创业事迹报
    ·太矿集团百天产出102台采煤机
    ·王君在临汾市运城市调研时强调:乘势而上鼓
    ·我省将实现省内交通违法异地缴款
    ·我省上半年进出口状况忧中现喜 降幅居全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