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票货物可为企业节约20%-25%的通关费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讯 (记者郭丹 通讯员 张永臣)8月初,太原海关一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上半年,太原海关监管进出口货运量414万吨,货运总值9.9亿美元,征收税款12.94亿元。对于这个不靠边境不沿海岸的内陆“小关”来说,不到两年时间,监管货运量和税收能翻一倍,这要得益于太原海关推行的“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区域通关新模式。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太原海关通过区域通关模式共验放进出口货物486票,监管货运量13955吨,金额55.72万美元。目前,太原海关已经实现了与天津、青岛、北京、南京、深圳、石家庄等6个海关之间的区域通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起区域通关,山西大同市最大的外资企业阿拉宾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助理阿班玥感触颇深:“我们企业生产的药品,出口时效要求高,以前经常会出现货物滞压港口的情况,甚至有时还延误船期。自从采用区域通关模式后,再也没有因为通关时效问题而影响企业生产。时间就是金钱,对企业来说,区域通关最大的好处就是缩短了寄、退单周期,提高了进出口物流运转效率,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实行区域通关后,每票货物可节约20%-25%的通关费用。”太原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山西进出口货物到达口岸后,企业得先向口岸海关提出转关申请,经口岸海关审核办理转关放行手续后,企业才能在太原海关办理报关。实施区域通关后,跨关区通关作业程序从原来的“两次申报、两次放行”方式转变为“一次申报、一次放行”,企业可利用货物运输时间,完成其他通关手续,通关效率大大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今后太原海关还将根据山西企业进出口通关需要,积极与其他口岸海关“联姻”,继续扩大区域通关范围,打通更多的“出海口”,为山西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