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陕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6 绿色创新引领陕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009-04-30
  (二○○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今天是第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10年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 我国和阿尔及利亚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 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 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绿色创新”。   当前,我们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一方 面,人类活动和技术发展对地球造成很大的损害,大面积污染、对世 界矿产和生物储备螺旋式上升的消耗,使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实体经济受到重 创,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次重大调整。绿色创新是可持续创新或可循 环的创新,是创新的最高层次。代表了节能、减排、环保和降低成本 的绿色创新,是建立节约资源型和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需 要,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科学发展的重 要途径,对解决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长趋缓起着关键作用。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基础和标尺。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对于促进自 主创新、绿色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近年 来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 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陕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20 20年)》和《陕西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2008—2010)》等纲领 性文件陆续出台实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等 五大体系趋于完善,五种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对全省经济、社会 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2008年,全省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 大关,达到11898件,平均每亿元产值专利申请量为1.74件,在全国 排名第10位,说明我省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专利申请质量进 一步提高,结构更趋合理,申请注册商标1万余件,其中“陕汽”、 “银桥”、“太白”、“幸福制药”、“羊老大”、“西玛”、“汉 德”七件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安塞小米”、“汉中附子” 两个产品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我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出口产品达 到7个;版权、植物新品种等各项知识产权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但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经济增长还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创 新成果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著名品牌较少,核心专利不足。加快 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任重而道远。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 府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企 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条件,使自主创新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 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LED、半导体照明、煤的新一代高效 洁净综合利用等一批绿色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 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把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来保护绿 色创新。各类企事业单位要加强绿色创新,更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 识,实现创新成果技术化,关键技术产权化,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自 主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每一位公民都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 意识,用良知和热情关注我们的未来,用智慧和勇气创造我们的未来, 用绿色创新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静思今日凌云志,举目来年满眼春。人类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永无 止境,人类的创造天才是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的最大希望、是我们应对 挑战的最大财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创新型、环境友好型 的新陕西而共同努力。
     相关链接
    ·陕西省高招二本超录5062人 三本录取31日开
    ·《废都》首任责编:贾平凹当年只有6万元稿
    ·陕西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道路冠名权可拍
    ·陕西省文博界共商大计 民间博物馆协会呼之
    ·陕煤化集团向“开胸验肺者”伸援手 免费灌
    ·陕西省军区军史馆昨天开馆 展示省军区光辉
    ·陕西确诊第九例输入性甲流病例 患者为香港
    ·陕西高速集团组织复转军人庆祝“八一”建军
    ·陕西将关闭70家落后产能企业 可节约253万吨
    ·陕西为107个重点镇“谋篇布局” 取消农业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